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节气资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
查看更多
地方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桂政发〔2023〕2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01项),现予公布。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要求,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
查看更多
地方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厅直属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
查看更多
地方
自治区文化厅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工作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文件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 ...
查看更多
地方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016年1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6年11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n...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铜鼓文化是围绕铜鼓的使用所形成的礼俗和乐舞为代表的文化类型,在中华文化中有着独特地位和价值。河池铜鼓装饰纹样丰富,鼓面和鼓身既有精美的圆雕、浮雕,又有各种精细的几何纹样与动植物纹样。河池铜鼓的使用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民族特色和区域形态,与自然生态、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的传统联系紧密,构成了一种较好的文化生态。当地民族群众以敲打铜鼓聚众、祈福、娱乐的传统习俗沿袭至今。 2012年12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区域范围为广...
查看更多
地方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05年4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