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萧放: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
2021.12.17
论坛
【摘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健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包括完善记录体系,完善代表性项目制度,构建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科学、合理分类体系,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完善传承人制度与传承人群研培研修计划。以上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若干措施是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中共中央办...
查看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文化和旅游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班聚焦传承发展
2021.12.13
专题报道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班学员通过学习研读一致表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
查看更多
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2021.12.06
论坛
摘要: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非遗保护法律框架基本从公法逻辑出发,属行政法。非遗商业化活动主体通常既是承载非遗私权的“实践者”,也是肩负非遗保护公法义务的“实施者”,其权利和义务具备公法目标和私法目标的双重性。中国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和一般民商事制度为非遗实践、传承者的商业活动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从公法保护目标出发明确了非遗实践、传承者的在商业活动中的基本法定义务;现有司法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非遗实践、传承者的合法权益。然而,上述制度始终失于零散,缺乏系...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与清单编制
2021.11.25
论坛
摘要:文章立足于《保护非物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出发,依次围绕“保护而不冻结”“清单:为保护而确认”“传承人和实践者的参与”“拟订清单”四个环节阐释了清单编制对于确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缔约国编制本国清单的义务、可采用的策略与方法、社区参与在清单编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清单编制过程中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而以菲律宾、埃塞俄比亚、保加利亚、巴西、委内瑞拉的清单编制实践为案例,进一步说明不同国家如何根据自身的国情,联...
查看更多
姚慧:遗产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重建
2021.11.24
论坛
摘要: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社会的“规范共识”逐渐被社会转型所解构,植根于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续力面临威胁。结合案例来看,遗产化进程虽然使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但以社区外部力量为主导、以舞台展演和审美为镜像的保护策略并没有使其摆脱各自的传承困境,能够平衡多元行动方彼此利益和诉求的共识尚不完善,以致各利益攸关方对遗产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认定多有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的展演问题,思忖遗产项目如...
查看更多
“画”说二十四节气·立冬 | 秋将
归
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2021.11.07
节气资讯
查看更多
“画”说二十四节气·立冬 | 秋将
归
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2021.11.07
专题报道
查看更多
依武而传:广东醒狮的武术性传统及其城乡传承
2021.11.04
论坛
【摘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之所以形塑武术性传统,源于宋代以后武技型狮舞的南传与民间化。清代禁教抑武时期,广东习武群体以寓武于狮的方式延续尚武传统。清末民初以后,醒狮背负唤醒国家国民之使命,因能展示尚武精神而获得承认。以广东佛山为中心,依托文献梳理、田野访谈进一步分层考察可见:清代至民国时期,城镇、乡村的醒狮传承具有不同形貌。前者依托行会、武馆狮会以及寻求互助的手工行业劳动者而持续传承;而后者不管是依凭武馆拳社还是仰仗“迷童...
查看更多
谭志湘:藏戏的文化基因与活态传承
2021.10.28
论坛
【摘要】藏戏是阿吉拉姆藏戏、安多藏戏、南木特藏戏等的总称,它历史悠久,艺术品格独特显著,是较早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戏曲剧种。时至今日,藏戏仍活跃于舞台之上,活跃于藏族同胞的生活之中,在演出传统剧目的同时,新剧目不断诞生,与时俱进,保创并举,形成活态传承的局面。从藏戏的诞生、演出状态、演出样式、艺术特质、剧目创作等方面探讨这一态势形成的过程,可见蕴含于藏戏之中的文化基因对这个剧种的稳定性与创新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查看更多
姚莉 田兆元:基于民俗叙事路径的“认同性经济”建构——以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侗族刺绣...
2021.10.27
论坛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文章从经济民俗学的视角,以锦屏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侗族刺绣为考察对象,根据其蕴含的民俗文化意义与民俗经济价值,以语言叙事、行为叙事、物象叙事、媒体叙事四种叙事类型为主线,探讨侗族刺绣的“认同性经济”建构路径,从而将非遗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非遗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认同性经济...
查看更多
1
63
64
65
66
67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