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07 星期日 农历七月十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8)
机构
(0)
政策
(1)
资讯
(23)
清单
(3)
资源
(0)
学术
(0)
百科
(0)
其他
(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聚焦两会】潘鲁生:民族手工艺,今后咋发展
2022.03.11
专题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潘鲁生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重要讲话既为内蒙古的发展指引方向,也贯穿着推进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补齐短板、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主题。 我虽然没有在现场聆听,但对于长期关注民族地区发展,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我来说,内心还是很激动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手工艺等特色...
查看更多
贵州:多维融合 做活“非遗+旅游”新业态
2021.08.23
专题报道
多民族聚居的贵州,是活化的非遗“博物馆”。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反排木鼓舞、锦鸡舞、民族刺绣、民族服饰、蜡染、银饰等构成了“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重要内涵。近年来,贵州大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振兴传统工艺,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今,贵州兴起了体验游、研学游、村寨游等“非遗+旅游”的新业态,实现了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精心策划,非遗体验精彩纷呈 走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黄岗侗寨,禾晾林立...
查看更多
搭乘“‘春雨工程’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见证中国扶贫路上的奋斗故事与国家温度
2020.12.28
专题报道
原标题:70天、7省区、8场大型直播,搭乘“‘春雨工程’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见证中国扶贫路上的奋斗故事与国家温度 “11月17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了!”在12月5日举办的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文化馆音乐干部阿铁说日作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的文旅志愿者代表,激动地感谢党和政府,以及那些为脱贫事业...
查看更多
再创东方漆文化高峰——2020第三届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0.11.25
地方新闻
▲2020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海报 2020年11月22日,2020第三届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隆重召开。本次活动是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业务指导下,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学术支持下,由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漆艺传承发展联...
查看更多
非遗,为凉山脱贫攻坚增一抹亮色
2020.10.23
专题报道
一名彝族妇女在制作彝绣(李梦馨摄) 在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依撒社区)彝绣扶贫车间,几名彝族妇女在制作彝族传统服饰(江宏景摄)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曲村,明晃晃的阳光下,彝家姑娘从头到脚都是熠熠生辉的银饰。“我这个非遗扶贫工坊雇了30多位村民,一年能卖好几吨银饰产品。”在一家银饰工坊旁,已从工匠蜕变成为老板的曲目阿且谈起一年来的经营和收获,脸上漾起朴实的笑容...
查看更多
记录·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漆器
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吉伍巫且
2020.07.01
专题报道
按照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关于2018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要求,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大力推进2019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今天,一起走进
彝族漆器
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吉伍巫且。 2020年5月11日至19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前往凉山州喜德县进行拍摄,先后在
彝族漆器
髹饰技艺传习所、喜德县依...
查看更多
四川:非遗资源盘活扶贫经济
2019.07.23
专题报道
2017年9月开始施行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结合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在资金、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记者近日在四川采访时发现,在实施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四川各级文旅部门充分利用非遗资源,通过建立合作社、“互联网+”、鼓励传承人创业等形式,引导群众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带动就业 非遗勾勒脱贫梦 朴素的作坊,精致的做工,大自然的花鸟鱼虫通过苗族阿...
查看更多
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筹备大会暨漆艺邀请展在清华大学举办
2019.05.15
要闻
弘扬传统 振兴工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筹备大会海报 2019年5月12日上午,“弘扬传统 振兴工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筹备大会暨漆艺邀请展”在清华大学隆重举办。 本次活动是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发起举办。活动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指导,旨在通过筹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筹办全国漆艺技能大赛,共同推进全国大漆产业持续...
查看更多
脱胎换骨:漆艺术的当代传承
2019.04.09
专题报道
漆器源自中国。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发现漆的神奇,并开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应用。从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8000年前的漆弓,到7000年前河姆渡时期的漆碗,无不佐证着中华先民曾在不断试错中发现漆的胶粘、防腐等功能。《韩非子 十过第十》记载:“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自禹起,在祭器上用漆作为髹饰,并进行彩绘,漆的功用开始超越了材料属性,进入到审美创造的文化之旅...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 全国第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凉山设立
2019.03.01
要闻
2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在西昌市揭牌。这是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设立的第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也是四川省继去年中央美院在成都道明镇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以后,四川的第二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未来,工作站将通过在非遗领域的“扶志”和“扶智”,助力凉山脱贫攻坚、精准扶贫。 从2016年起,文化和旅游部开始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在全国传统工艺聚集地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以...
查看更多
1
2
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