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论坛
徽派建筑艺术的内在意蕴 程美信         任何一种文化传统都有其相应的精神原动力,古徽州社会同样不例外,它还有一些有待研究与发现的东西,特别其前身来源以及形成发展的过程几乎空白。如果深入研究将有益于了解中国历史的进程,从民间与生活的历史研究将大大充实我们对历史正确认识,徽州现存的文书史料、建筑物象和民情风俗无疑是绝好的一手资料...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的端午节、书法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7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村土家族村民自发组织龙舟赛, 庆祝大端午,8只船队在雨中进行激烈比赛,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观看。(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文松辉...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端午节等25项目入选世遗名录 数量世界第一      包括中国端午节、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音等在内的二十五个非遗项目,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全数获得通过;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木卡姆及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四项,中国共计二十九个入选项目,是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我国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戏剧的活化石――地戏(摄影:杜丽丽)    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一个地戏队跳一部书称为一堂,据粗略统计,全省约有370多堂。主要分布在以安顺西秀区为中心,包括邻近的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长顺、广顺、贵阳等地的村寨中。安顺市所属的各区、县有300堂,仅西秀区就有192堂。因为它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属于农民称谓的“吹地灰”之属,故称之为“地...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走在世界“非遗”保护的前列    北京时间10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了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入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是献给正在欢庆共和国六十华诞的中国人民一份大礼。  当天通过的76项“代表作名录”中,我国申报的包括中国书法、格萨尔、妈祖信俗等22项全部入围。一夜之间,中国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查看更多
论坛
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 方李莉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方,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人文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中,传统文化开始重新被人们认识,传统的手工技艺以其独特的工艺价值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关注,这是一种文化的转型,是一种后工业文明的特征,也是本土性现代化的一种实践。     [关键词]手工技艺;资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闪耀绚丽光彩的徽州三雕瓜瓞绵绵砖石雕 清 安徽省博物馆这是古民居门楼上的一块明代砖雕作品《吉祥如意图》。 徽派木雕《清明上河图》。   徽州三雕,是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3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统称,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的工艺雕刻。徽州三雕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初年,徽雕已初具规模,雕风拙朴粗犷,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借助于线条造型,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到了清代,徽州雕刻更是日益细腻繁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  入选"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项目最多国家“世界遗产”38处 居世界第三      近日,国新办就我国文化建设60年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2006年5月、2008年6月,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28项。2007年――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羌族4个文化生态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专家热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9月11日至13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及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以及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正在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代表约150人就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