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54)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214)
清单
(53)
资源
(18)
学术
(46)
百科
(0)
其他
(18)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三)
2009.03.03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三) 湖笔制作技艺 湖笔的发源地在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善琏制笔业约始自晋代,到了元代,湖笔名声鹊起,奠定了毛笔之冠的地位,与徽墨、端砚、宣纸一道被称为“文房四宝”。湖笔纯由手工制作,工艺流程由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一百二十多道工序组成,主要工序由技工专司,选料精细,制作精工,尤其讲究锋颖。制作...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访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赵...
2009.02.24
专题报道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访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赵媛媛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耳熟能详的歌词来自安徽黄梅戏《天仙配》。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繁华大都市的KTV也常常响起这优美的唱腔,隽永的唱词。 诗词曲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四大瑰宝,其中之“曲”指的便是地方戏。千...
查看更多
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将于近日在首博开展
2009.02.12
其他新闻
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将于近日在首博开展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继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成功举行后,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将再度携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9年2月17日至3月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京杭逸韵――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成果展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中国京杭大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精华以及车队活动纪实。这也是首次在京综合呈现京杭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
查看更多
盘点2008“非遗”保护
2009.01.24
专题报道
盘点2008“非遗”保护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我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在这不平凡的背景下继续向前推进,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非遗”保护 日益融入民众生活 2007年的大年三十,是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把除夕也纳入春节假期的第一个大年三十,因此可以说,“非遗”保护拉开了2008的序幕。这一年,国家还把清明...
查看更多
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对黄山市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思考
2009.01.13
论坛
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对黄山市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思考胡 亮 进入新世纪以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大众口中的新名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各大媒体广泛关注的事情。从全国普查的展开以及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 从国家部委高度重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命名与传统表演艺术传承人的保护、宣传到省、市、县各级名录的逐步建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一股“流行热潮”,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各个子项目( 如民间文学、工艺美术...
查看更多
2008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2008.12.31
论坛
2008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两腔三调:荡里姚摊仪式音乐唱腔的原生分类概念及其文化内涵解析孟凡玉《中国音乐学》2008-1畲族仪式音乐与盘瑶仪式音乐文化之比较蓝雪霏《中国音乐学》2008-1山东鼓吹乐的流派及其划分魏占河《中国音乐学》2008-1湘西“熟苗区” 傩腔与世俗音乐的整合唐志明《中国音乐学》2008-1富裕的贫困―浅析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邱怀生《中国音乐学》2008-1南侗“嘎老”名实考――兼论侗族大歌一次的多重内涵杨晓...
查看更多
潮州木雕与潮汕文化
2008.12.18
专题报道
潮州木雕与潮汕文化 潮州木雕是盛行于粤东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主要流行于旧潮州府属各县,故名。其辐射范围还应包括在文化渊源关系或地域上与潮汕密切关连的闽南和客属兴梅一些地方, 其影响和传播范围则应该更广。潮州木雕以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体系,精湛的工艺制作,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享有盛名。饮誉海内外的潮汕金漆木雕更与浙江东阳木雕、安徽
徽州
木雕齐名,成为全国著名的木雕品种之一,在中国木雕艺术中独具一格。潮州木雕因其长期广泛地流行于民间,具有典...
查看更多
徽州
三雕
2008.12.15
专题报道
徽州
三雕 古代
徽州
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
徽州
三雕"为古代
徽州
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
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溯源 据史记记载,古
徽州
历史悠久,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古
徽州
建郡之始迄今近两千年。它地...
查看更多
奇―细品歙砚
2008.12.15
专题报道
奇―细品歙砚 身兼“八德”推歙石 砚乃“文房四宝”之一,性质坚固,百世不朽;是融绘画、书法、雕刻等各种艺术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品。通过对其源流的探讨,使我们能够看到砚在文字书写中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砚磨之具,砚是与墨、笔伴生而发展的,至迟在秦代就出现了。到了汉代,不仅有文献记载而且出土实物都证明砚已普遍使用。 历代论砚,当以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鲁砚、信州砚、温州砚、灵壁砚、贺兰砚、菊花砚最为著名,其中以前四者号称...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宝盆”
2008.11.21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宝盆” 作为黄山市唯一对外免费开放的国家4A级景区,黄山市
徽州
区潜口民宅荟萃了明清时期
徽州
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日前,潜口民宅的清园又迎来多名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大师入驻,游客前来游览,将可见识大师们现场展示“
徽州
绝技”。昨日,记者从
徽州
旅游商品大联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上获悉这一消息。 据介绍,首批入驻的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大师有:木雕传承人王金生、砚雕传承人方见尘、砖雕传承人...
查看更多
1
31
32
33
34
35
3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