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地方新闻
10月20日,在第十一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期间,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四届长三角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宣城宛陵湖文化广场开幕,来自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以及宣城市的100个非遗项目在这里展出。现场百余位非遗项目传承人与宣城市民跨越空间距离,开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使广大市民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一睹长三角城市非遗风采。 第四届长三...
查看更多
要闻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的指导下,中国旅游报社于2022年10月启动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征集活动,经各地推选、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20条市场前景好、具有代表性的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本次活动对20条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进行了发布展示,旨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注入更大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20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天津:津门故里匠心不渝非遗特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安徽黟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游客体验活动(供图:黟县非遗保护中心) 近年来,非遗体验成为旅游休闲体验中的新亮点,受需求拉动和政策推动的双重影响,各地陆续推出非遗主题的文化旅游新项目和新场景。今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推进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同时也实现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生命力激活、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和行...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墨是中国传统社会记录知识、创作书画作品的重要材料,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墨技艺历史悠久,集中体现了历代墨工精湛的手工技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独具的科技智慧和人文情怀。墨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通过从侧重物质属性的材料和形制两个方面的分析,提出墨的本体结构的根本性。在着力探究了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兼具、主体与客体融合的制墨技艺之后,从价值层面讨论了墨的文化功能和文化构建两大非物质形态,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形之墨、制墨,用墨所承载的民族性格...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安徽非遗购物节”直播活动在池州市石台县牯牛降景区拉开帷幕,让广大网友在领略自然风光美景同时,享传统文化,购非遗好物。本次活动策划立足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首次在景区举办,是一次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作为“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的重点活动之一,购物节更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与创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4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36601,较上月增长82.81%。其中,各省级行政区国家级非遗活力总值为13155,各地市级行政区国家级非遗活力总值为...
查看更多
要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部署安排,加强长江旅游高质量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消费水平和能力,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 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通过统...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21日,2023年江西省非遗工作会暨非遗工坊培训班在浮梁县召开。工作会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了全国非遗工作会议精神,对江西省非遗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文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总结江西省非遗保护工作...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