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3)
机构
(0)
政策
(2)
资讯
(59)
清单
(28)
资源
(6)
学术
(8)
百科
(0)
其他
(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木偶戏(泉州
提线木偶戏
)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泉州市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辽西...
查看更多
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泰顺县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辽西...
查看更多
木偶戏(辽西木偶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锦州市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辽西...
查看更多
壮剧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其中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
查看更多
“弄尪仔”的戏和人——漳州布袋木偶戏入列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1年记
2018.11.23
调研
摘要:2006年,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木偶头雕刻两个项目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剧种拥有国家名录两个项目的现象并不多见。11年来,该剧种在“非遗”保护的进程中,亦步亦趋,进一步纳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传承机制,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尤其在对布袋木偶戏的源头,以及偶戏迥异于人戏的特征研究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突破。下一步应在发展的基础上,落实适应布袋木偶演出的专门剧场,并进一步扩大研究面,避免失衡...
查看更多
季天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11月生,浙江省泰顺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亲、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顺
提线木偶戏
代表性传承人季桂芳学习木偶头雕刻。1982年至1987年,先后在温州工艺美术雕塑专修班、浙江工艺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福建省昌明玩具厂参加培训学习。1987年创办泰顺县工艺玩具研究所。从事木偶头雕刻和车木玩具设计与制作近三十年,有《仿古娃娃》《仿唐仕女》《戏剧人物造型》等多件代表作参...
查看更多
张良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3月生,浙江省泰顺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泰顺
提线木偶戏
)代表性传承人。从14岁开始,先后师从泰顺木偶艺人周德、黄泰生,学习提线木偶技艺。1963年进入泰顺县木偶艺术剧团。1987年担任《火焰山》执行编导。2010年举办温州木偶艺术专题展。从2006年起,每年开展送木偶戏下乡活动,并举办木偶艺术培训班,为泰顺职高、温州职高开设暑期兴趣班,为泰顺提线木偶培养了一大批艺术爱好者。2009年被确定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
查看更多
王建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9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
提线木偶戏
)代表性传承人。身为木偶世家第三代传承人,1957年进入泉州木偶剧团,继承父亲的一整套表演技艺,并努力汲取其他前辈艺人之长,完整掌握四大行当的表演技艺,特别对生行表演技艺加以提炼和发挥,在唱腔和念白方面有独到之处,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曾获全国皮影会演优秀表演奖,作品《舞狮》获小剧目表演奖。致力于培养后继人才,毫无保留地把表演技艺传授给学生。
查看更多
林聪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9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
提线木偶戏
)代表性传承人。泉州
提线木偶戏
制作技师。自幼师从其兄林聪权学习泉州提线木偶头雕刻。1978年2月进入福建艺术学校泉州木偶班,主修木偶头雕刻艺术。经30多年学习与实践,完整继承并熟练掌握泉州提线木偶头像雕刻及粉彩工艺。由其承担木偶头雕刻与创作的剧目曾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作品被香港博物馆收藏,前后近八十次参加近四十个国家与地区的访问演出,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
查看更多
季桂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1月生,2015年7月去世,浙江省泰顺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泰顺
提线木偶戏
)代表性传承人。12岁师从黄泰生学习泰顺提线木偶表演,15岁师从著名雕塑家詹振辉学习木偶造型。后筹建泰顺工艺美术厂从事玩具研究设计,历任副厂长、厂长。一生从事木偶造型、木偶头雕刻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创作了大量提线木偶头、布袋木偶头等,同时很注重木偶资料的收集整理,收藏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木偶头一百二十多件,出版了《泰顺木偶》等资料。培养...
查看更多
1
5
6
7
8
9
1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