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19 星期五 农历七月廿八 白露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23)
机构
(0)
政策
(6)
资讯
(388)
清单
(60)
资源
(57)
学术
(92)
百科
(0)
其他
(2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茶分六彩,艺承千秋 《非遗里的中国》邀您共品中国茶
2025.06.15
要闻
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之一,但关于茶的品类你了解多少?它们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广东潮州的凤凰单丛茶、安徽的祁门红茶、湖南的君山银针茶……一片片茶叶,跨越千百年的时光,带着山川灵秀与人文智慧,合奏了一曲茶的交响乐。 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中国茶特别节目将于6月15日20:00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中国...
查看更多
北京非遗:激发青春活力传薪火 助推文旅融合促发展
2025.06.13
专题报道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北京市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相继展开,展现北京市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北京市不断健全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和配套政策,持续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各项工作,日益扩大非遗影响力和传播力,为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和国...
查看更多
数智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讨会在天津成功举办
2025.06.11
要闻
2025年6月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和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数智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同志,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更好地运用数智技术助力非遗保护传承这一时代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上午的会议由天津美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副处长王中谋主持。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二级教授邱志杰致辞。他指出...
查看更多
陈岸瑛:从“研培”出发探寻非遗保护振兴新路径
2025.06.04
论坛
【摘要】基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遗研培工作实践,回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十年来的主要经验与成果,揭示非遗研培本质上是传承人群与教育机构“双向学习、共同探索”的过程,而其衍生的创新实践有效增强了非遗的活力和创造力。在艺术学理论框架下,对其中形成的“1+1”协同创新模式、区域性整体保护和跨区域分类保护振兴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院校学术资源与传承人经验有机融合,推动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艺术聚集”与“技艺互通...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海南,感受椰林摇曳的热带风情!
2025.05.06
专题报道
儋州调声与合唱艺术的创新融合究竟有多欢快?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何能在国际时装周掀起“东方美学热”?北斗导航系统和南海航道更路经之间有什么奇妙关联?海南椰雕艺人如何让“老手艺”更加贴近“新生活”?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海南篇于5月3日20:00档在总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海南省共有3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海丝”起点,清新福建——和《非遗里的中国》一起闽地拾“遗”!
2025.04.27
专题报道
漳州布袋木偶戏中丑角的演绎怎样实现伶俐、灵活的形体动作?南音缘何能存续千年、“活”在当下?作为一项有保密内容的国家级非遗,片仔癀是如何进行传承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中如何将碎瓷片变废为宝?蟳埔女民俗不同年龄段的簪花有什么讲究?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于4月26日20:00档在总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福建是中华...
查看更多
“二月二,龙抬头”,广东佛山为龙窑添柴加薪
2025.03.03
地方新闻
3月1日,2025年美陶湾“二月二,龙抬头”开龙窑添柴加薪“游朱紫·大红大紫”岭南民俗活动在广东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举行。本次活动将“大红大紫”好意头贯穿到全天活动各环节,通过开龙窑、特色巡游、复古市集、趣味游园、朱紫“三太”文化体验等形式,以美陶湾“日与夜”为线索,实现从白天到夜晚精彩不断,推动美陶湾全域文旅生态向全时、全景、全新深度融合,助力禅城打造最岭南、最潮流的文化中心。 当天,2025年美陶湾“二月二,龙...
查看更多
文化中国行
2025.02.25
专题报道
近两年,在“China Travel”热潮下,大量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展开深度体验。他们对我国非遗技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部分人更是从非遗的体验者,兴趣使然地成为非遗的传播者。本报记者走访非遗场馆、高校、景区,采访外国留学生、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场馆相关负责人,讲述外国人邂逅非遗的故事。 “我从村民的笑容中感受到中国非遗的力量” 刷色、铺纸、压印、套色……在展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摩洛哥留学生阿卜杜勒拉赫曼·卡西...
查看更多
喜迎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 各地博物馆系列新展“年味”十足
2025.01.21
博物馆
蛇为什么能够成为十二生肖之一?全国各地有什么特别的年俗?走进博物馆,在这些展览里都能找到答案。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2024年12月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度春节的浓厚氛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出通知,就做好2025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进行部署。 迎接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各地博物馆系列展览“上新...
查看更多
喜迎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 各地博物馆系列新展“年味”十足
2025.01.21
新闻聚焦
蛇为什么能够成为十二生肖之一?全国各地有什么特别的年俗?走进博物馆,在这些展览里都能找到答案。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2024年12月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度春节的浓厚氛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出通知,就做好2025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进行部署。 迎接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各地博物馆系列展览“上新...
查看更多
1
2
3
4
5
6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