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9   星期五   农历七月廿八   白露 白露
搜索
其他新闻
中国第五项世界记忆遗产“样式雷”首现国图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展出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作为中国获得的第五项世界记忆遗产项目,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实物今日首次现身中国国家图书馆。   “样式雷”建筑图档于今年六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本次展览是从现存于世的清代样式雷图档中遴选出二百七十六件进行展示,绝大部分是首次展出。有文华殿(文渊阁)立样全图、圆明园内文源阁图样;有反映圆明园的来水情况的“圆明园来水河道全图”、“正阳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故宫将演《韩熙载夜宴图》   北京青年报:《韩熙载夜宴图》是千年传世名画,而9月15日由汉唐乐府创作排演的南音大型乐舞戏《韩熙载夜宴图》将在紫禁城内演出,数百名专家将现场观摩这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并举办相应的学术研讨会。  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介绍说:“《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在故宫演出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韩熙载夜宴图》是在北京故宫收藏的传世之作,而故宫本身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南音又是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诞生于隋唐年间,是中...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大遗产”观念有待更明确(观点)  乔鲁京   众所周知,“遗产”一词除了有“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这样一重意思外,还有一个基本内涵,就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财富”。  早在1996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二次人居会议上,国际社会就提出要保护文化和环境的多样性。作为遗产保护领域最基本的概念,“遗产”从内涵上可以划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在“文化遗产”中,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近两年我国...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李瑞环在《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李瑞环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庆祝京剧“音配像”工程胜利完成。在这样一个场合,看到如此丰硕的“音配像”成果,见到这么多老朋友,听到大家热情洋溢的发言,我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与大家合力奋战的日日夜夜,想起“音配像”工程经历的酸甜苦辣,真是感慨万千。借此机会,我作为一个倡导者和参与者,向“音配像”工程的胜利完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针对“我国6处世界遗产被亮黄牌”等不实报道国家文物局表示 我国没有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名录        中国文化报:这两天,正当人们为我国“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兴的时候,有媒体报道说,我国三江并流、故宫、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布达拉宫6处世界遗产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亮“黄牌”要求整改,主要原因是三江并流周围生态破坏严重、布达拉宫周围大修之后破坏整体环境、故宫天坛等大修与国际要求不符合,等等。一时间,“我国6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31届世遗大会在新西兰举行 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我国申报两项世界遗产 6项遗产将列入"濒危名录"故宫、长城、圆明园、丽江、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处有可能立刻被列入“濒危名录”第31届世遗大会23日在新西兰举行,为期10天的会议将审议通过新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会议现场。 谭金花 摄      人民网北京综合消息: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23日在新西兰“花园城市”基督城举行,会议将接受新的世界遗产提名。其中,中国广东开平碉楼...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昆曲,600年后品格调     面对“越拯救越速朽”的中国传统文化, 或许我们应该有新的思路和眼光,为其寻找一个全新的存在方式   北京东二环一角,近日连续招引来不少文化名流纷纷前往,不仅姜文、陆川、汤灿,还有如二胡演奏家宋飞、笛箫大师张维良、歌剧女高音黄英、作曲家吴祖强、指挥家卞祖善、杨振宁夫妇等等,他们来到南新仓这个北京新兴起的文化商业街区,为观赏一出“厅堂版”的昆曲《牡丹亭》。  不论是受邀或因朋友介绍而至的,还是特意购票前往的外国人,看罢皆感满足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活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纳西族传统的手工艺品颇受游客的喜爱,成为丽江人致富的好途径。    怎样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好“活着的遗产”,没有绝对的标准,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也注定丽江古城的遗产保护工作不可能完美无缺。  赴丽江采访前,我们曾在网上看过有人对丽江的遗产保护提出的不少批评,甚至有人还称丽江古城是遗产保护的反面典型。真的会是这样吗?  当我们走进丽江,近距离地观察丽江古城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后,我们对丽江古城这个“活...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遭遇泛滥的爱      人们往往认为,有关文化遗产的话题已经说得够多了,似乎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然而,文化遗产保护“泛滥”即使真的作为一种表象存在,但我们看到的却正是一些“相反”的例子。    在中国,近年来有关文化遗产保护遭遇建设性破坏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样的事例都几乎是在重复印证着文化遗产遭遇的痛楚。    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都成了孤岛式”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近期北京文保区内的东四八条引进了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文保所负责人...
查看更多
触摸非物质
2007.06.12
专题报道
 触摸非物质      那些古老的传说、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民俗礼仪等,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它们共同构成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的一部分。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的特殊,保护的不易,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点也不神秘,它就是我们家里贴的年画,过年剪的窗花……保护“非遗”,我们有很多事可以做,应该让它从民间来回到民间去。中国美术馆 影戏华彩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