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郭艺,艺术学博士,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研究馆员。长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传统手工艺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福建省文化厅出台了《福建省文化厅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方案》,加强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推动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整理。一是组织福建特色文化研究。组织力量对朱子理学原著、朱子传说故事和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展示,出版研究成果。继续加强妈祖文化理论研究,深入挖掘妈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迥巴藏戏队在表演精编藏戏《白玛雯巴》剧照    8月21日是藏历的六月三十,这一天是藏族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每逢雪顿节期间,西藏地区都要举行隆重而热烈的藏戏表演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因此雪顿节也被称为“藏戏节”“晒佛节”。    藏戏又名“阿吉拉姆”,是藏族传统戏剧的泛称,其历史悠久、流派众多。自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以来,西藏自治区坚持把藏戏作为非遗保护工作...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7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开幕式现场(摄影:葛勇)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砖雕文化,2017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17日在甘肃临夏砖雕文化艺术产业园揭幕,来自全国六大砖雕艺术流派代表、71位砖雕手艺人汇集一堂,比拼传统砖雕手工技艺。砖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集砖瓦材料生产、雕刻技艺传承和建筑艺术表现之大成,既有华丽的外在艺术表现,又蕴含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本次大赛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第六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第五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于8月10日至20日在中国戏曲学院举办。来自全国13所艺术院校和新疆、宁夏等地区基层京剧院团共计120多名学员,将向叶少兰、叶蓬、杨乃彭等10多位不同行当的表演艺术家学习《杀四门》《蜈蚣岭》《杜鹃山》等京剧经典剧目。    据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王玉珍介绍,有针对性地对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是中国...
查看更多
论坛
  2017年7月23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教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无形的有形困扰》的讲座。该讲座由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敖其教授主持。来自中、美、日三国的几十名学者参加了此次讲座。 纳日碧力戈教授   本次讲座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   (1)非遗保护的物质性;   (2)索绪尔:悬置社会与历史;   (3)诗性(poetics)的复兴:再续地天通;   (4)做就是学...
查看更多
论坛
  提琴乐(fiddlemusic)作为一种传统的社区音乐,主要集中在美国中西部的家庭农场和小城镇所构成的乡村场所,其主要的曲调结构被称为“士兵的喜悦”(SoldiersJoy),有A,B和AABB三种。这三种结构的重复演奏组成了旋律优美的小提琴曲。  四位提琴手的经历可以展现出提琴乐的源起、发展、变迁与传承。他们分别是:1)丹尼尔•艾美特DANIELDECATOREMMETT(1813-1904);2)斯诺登一家SNOWDENFAMILY(1850-19...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7年7月19日,暑校的教员和学员们来到呼伦贝尔地区的陈巴尔虎旗,开始了第一次田野调查。田野工作需要透过民俗看观念、察心理。巴尔虎的人民是如何看待动物、植物或是自然的?这里有动物与人类的联结吗?生命、精神、信仰和仪式是否又表达着巴尔虎蒙古人长久以来对于草原与自然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R.R.Marett)所说,“我们猎寻民俗的实践远远不只是编辑各种令人好奇的趣闻轶事,它意味着对民众生活的研究,意味着通过友好的交...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刘德奉,1963年生人,重庆市长寿区人,文学创作一级,现任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恰逢二十四节气的立秋,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二十四节气专题展》7日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此次专题展对“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演变、农事、生产生活、民俗节庆系统表现和当代社会实践、文化传承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去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宣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履行申遗承诺,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非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