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198)
机构
(0)
政策
(34)
资讯
(791)
清单
(31)
资源
(75)
学术
(256)
百科
(0)
其他
(1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从“小众”坚守走向“大众”传承 直播助力苏派非遗“叫好又叫座”
2023.08.01
专题报道
抖音直播业务代表徐晶晶在“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演讲 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郑鸣秋在“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表演(供图:主办方)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郑鸣秋在抖音直播间为大家带来的一曲《苏州好风光》引得粉丝纷纷叫好,通过直播镜头,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喜欢并了解评弹艺术。近年来,直播助力非遗“出圈”的事例屡见不鲜,直播平台通过打赏带来的“破圈效应”和经济收...
查看更多
传统技艺如何焕发新生机
2023.08.01
——专家学者齐聚贵州研讨非遗系统性保护
专题报道
“尽情唱歌朋友说我心直率,喜欢我唱我就唱开怀……”近日,当如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划过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的夜空,伴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优美的旋律,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歌声中落下了帷幕。 本届非遗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单位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展开了深入研讨。 活起来:构建系统性保护生态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表示,文化和旅游部通过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
查看更多
翟风俭: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读《中国人的音乐》
2023.07.31
论坛
北京出版社曾经策划出版过一套丛书—“大家小书”。正如其名,选的都是在某一领域内成就卓著的“大家”所写的普及性著作,每本书篇幅不长,多的不过十几万字,少的只有五六万字,最初的版本就像口袋书一样,小巧玲珑,装订设计质朴典雅,书的内容专业但不晦涩,通俗但不浅薄,读起来轻松愉悦,见微知著,回味无穷。必得是浸透了学问的“大家”,融进了自己大半生的治学经历和人生沉淀,方能写得出来这样的著作。田青所著《中国人的音乐》就应该属于这一类“大家小书”吧!他自己也说:“用...
查看更多
数字化如何赋能非遗?非遗数字论坛在扎鲁特举行
2023.07.31
要闻
盛夏时节的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草原,水草丰茂,风吹草低,牛羊时隐时现,一派悠远辽阔的风光,这里同时也有着深厚的非遗文化,无论是扎鲁特版画、科尔沁皮雕画、蒙古族传统乐器,还是乌力格尔、科尔沁刺绣等,都见证着草原之根与文化的传承。 7月29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的第二届非遗数字论坛在扎鲁特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新活态’”,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活态传承
、社会传播和全民共享,加强全社会对非遗的尊...
查看更多
可听可看可品!非遗综艺寻求“破圈”
2023.07.19
专题报道
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中的“湿抄法”在高科技材料芳纶纸中发挥什么作用?铸就国之重器的精密零件加工技术怎样与陶瓷微书技艺相通?近期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演员,在一舞一曲中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东方生活美学,用艺术的力量为非遗插上翅膀,让非遗可听可看可品,带领广大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华大地上非遗的超凡技艺,感受非遗的“活化”绽放,用艺术揭晓非遗之谜。 首先,《非遗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节目形式,构建非遗文化生态传播场域...
查看更多
2023年福建省非遗服装与饰品研修班举行开班仪式
2023.07.19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部署任务,推进实施年度研培计划,7月17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主办的“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福建省非遗服装与饰品研修班”在福州正式开班。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苏忠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晟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由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林俞坤主持。 开...
查看更多
化非遗“软实力”为文脉“硬支撑”
2023.07.18
专题报道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城市中非遗的整体性保护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各地格外注重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非遗元素运用在城市规划和设施建设中,让非遗在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得以永续传承,这也是城市更新中保留文化基因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福建:共享非遗嗨一夏
2023.07.18
专题报道
孩子们体验南平浦城剪纸技艺(供图:福建省艺术馆) 参加暑期公益非遗培训、推出非遗系列研学营、鼓励非遗项目进社区……今年暑假,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等,全面开展“清新福建 共享非遗嗨一夏”主题活动。随着首批近300场具有浓浓闽味的非遗活动轮番登场,一拨又一拨游客在“清新福建”乐活暑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活动精彩 乐享非遗盛宴 “没想到漆线雕的...
查看更多
吴南:透过物质看“非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材料观
2023.07.17
论坛
【摘要】现阶段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其材料的选择和宣传对人们的认识形成了重要影响。在对各类物质扩大认知、加深了解的同时,促进了传统手工艺材料发展、演变的惰性的积累,也导致了一种关于传统手工艺材料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认识。这种认识的泛滥,甚至使技艺沦为材料的专属或附庸。这种材料观,并非传统手工艺的真实样貌,它既对技艺的
活态传承
产生制约,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造成曲解。因而,重新确立科学的材料观,是实现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河北:乘燕赵雄风,展非遗风采!
2023.07.14
专题报道
密集而不失节奏的鼓点,如何成为将士们战场常胜的“摩斯密码”?不用剪子而用刀刻的蔚县剪纸,用200多万刀打造了怎样的震撼巨作?让乾隆赞不绝口的驴肉火烧有何制作秘诀?定瓷“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的质感是怎样实现的?历经千年演变的金丝如何链接“太空之吻”? 带着这些疑问,快来《非遗里的中国》寻找答案吧!7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将在20:00档于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
查看更多
1
15
16
17
18
19
1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