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参观人次由5年前的50多万增加到2017年的329万多,年均增加50多万人次;仅今年端午节小长假,观众流量就达到6.4万人次……南京博物院(以下简称“南博”)近年来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3年11月,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开始对公众开放。这一举措,充分证明了南博人的勇气和创新意识,有力诠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要求,使一个传统博物馆实现了从文物的静态展陈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有机融合,完成了由“文物”到“人...
查看更多
要闻
7月7日,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潍坊)保护成果展示月活动,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成果展示月活动将于7月23日至8月23日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观众见面。本次成果展示活动包括成果展览、潍坊物产展销、展演周活动等。其中,展览分为仁者乐山、智者潍水 、巧者百工、忠者永垂四个版块。展览将通过视频、图片、实物和文字介绍,全方位展示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有地域特...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要闻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论坛
名师包伟进校园介绍扬州弹词(作者供图)非遗进校园(摄影:郁兴/光明图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历经千年的精神记忆,形成了难以磨灭的文化符号,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扬州非遗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3个,国家级19个、省级46个、市级202个,非遗传承人国家级27人、省级82人、市级278人。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但要保护好,更要传承好。时移势易,社会快速转型...
查看更多
论坛
图1 主讲人 李心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一、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一)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行为方式、精神产品的总和。传统节日便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包含人们一定信仰、情感、观念、仪式、习俗等因素在内的复杂的文化现象。  (二)传统节日是一种传统文化形态  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等不同形态,它们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是时尚文化,而是...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通过探讨贵州省民族中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类型,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主要问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路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挖掘和培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的强大压力和冲击,一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已经消失,大量传统的民族技艺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参观非遗大展的观众络绎不绝依文集团的传统民族服饰创意设计展示巴哈马驻华大使一家体验徽州竹刻非遗数字互动体验和非遗与教育展示区非遗传承人范正安表演“十不闲”技艺(摄影:王子维)紫檀雕刻作品《德胜门》小观众在现场体验京剧脸谱化妆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好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
查看更多
论坛
  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于6月8日至14日在天津联合主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已圆满结束。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此次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第一次将全国范围由国务院公布的迄今4批127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所包含的134个曲艺品种汇集起来进行展演,堪称有史以来我国曲艺界参与曲种数量最多的一次专业聚会。来自全国各地193个国家级曲艺类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上台谢幕,观众纷纷用手机拍照留念。 年近八旬的魏文亮与王佩元合作了一段传统相声经典《戏剧与方言》 6月12日,在天津河西区文化中心,西河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郝秀洁结束表演后来到后台与曲艺迷安耀华热烈拥抱。 开场演出大群口快板书《神州曲艺荟津门》      6月1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