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地方新闻
2017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地方戏曲剧种文献、资料数字化影像化保存类项目入选名单,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已故川剧名家影像资料数字化保护项目”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项目,旨在使老一辈艺术家珍贵、不可再生的经典剧目留存于世,推动四川地方戏曲薪火相传。自2017年8月以来,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走过了17个年头。尽管在国际视野下,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时间不算长,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蹄疾步稳,保护成果丰硕璀璨,不仅开创了非遗在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而且许多非遗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经验。    建章立制,构筑非遗保护体系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图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3月23日至24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松阳县召开。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负责人对2018年全省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了部署。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署,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以文化兴推动乡村兴”的发...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送审稿)》3月19日开始在市政府法制办公开征集意见,《条例》提出,市和区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应当配备专职人员,保护机构在同级文化主管部门领导下承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利用相关的具体工作。    《条例》规定了政府在保护非遗上的责任,市和区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利用经费一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将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农历北方小年这一天,在北京工作的小张特地在回河北老家过年前来到“中华老字号”北京稻香村总店买了几盒“京八件”,准备带回家孝敬长辈。临近春节,小张这样的顾客多了起来。而在代表着苏式年货风格的“中华老字号”苏州采芝斋,这几天也正值“苏式年货节”,人们排起长队,大包小包地买下现做的各式酥糖、蛋黄花生。一南一北两家“中华老字号”里,年味儿正浓。    其实不仅是春节,时下每逢传统佳节,很多主打吃食的“中华老字号”总是一派热闹景象。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
查看更多
要闻
  2月4日,立春时节。在精彩的湖南花瑶山歌表演中,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东北大学指导,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东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传统年画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隆回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年画过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滩头、福建漳州传统年画精品展”,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隆重开幕。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孙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蜀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手工丝线绣,是巴蜀文化中的瑰宝。在中国四大名绣中,蜀绣经历数千年悠久历史,拥有132种针法,独具80余道衣锦线。2006年,“蜀绣”和“蜀锦织造技艺”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四大名绣和四大名锦8种非遗中,成都同时拥有2种,这反映出成都地区织绣技艺的高超水准和地域传统。当代蜀绣在活态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将蜀绣传统技艺与时尚跨界结合,创作新品牌。在“巴蜀工匠·非遗绣专题展”上,小编...
查看更多
论坛
    剪纸,是一个世界性普及的文化物种。亚洲、美洲、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曾有过自己的剪纸传统,至今一些国家仍在延续着剪纸传统或活跃着现代剪纸的身影。人类的生活需要剪纸,剪纸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信仰情感和手艺劳作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与媒介。今天互联网无纸办公的时代,剪纸作为纸文明的手工价值和文化魅力又突显出来。    中国剪纸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是世界剪纸的原乡,因为最早的纸与最早的剪纸都产生在中国。在新疆考古发现剪纸的吐哈盆地,今天仍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五音戏送戏下乡演出现场五音戏新编剧目《大众星火》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供图    走进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五音戏名家吕凤琴正与青年演员打磨传统经典剧目《赵美蓉观灯》片段,2月9日,她们将赴河南参加首届稀有剧种互联网公益晚会。与此同时,为了迎接2018年的文化惠民演出,剧院演职人员也都在悉心准备。    参加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代表性剧目展演、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创排戏曲微电影《拐磨子》,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细数刚过去的一年,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院长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学生在画侗族农民画(摄影:龚普康)    近日,由文化部、中国驻英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传承匠心·百年绣梦”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圣保罗大厅举办。来自广西的4名绣娘联袂主秀“传承匠心·百年绣梦”时装大展,颇受赞誉。    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文化走出去”、文化扶贫、艺术创作的重要角色。这是广西加强非遗保护并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西通过育产业、进校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