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地方新闻
12月23日下午,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2023年(第二十四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在海口骑楼老街启幕。11支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表演队伍依次亮相,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 尽管近来海口天气迅速转凉,但难阻现场观众的热情。在表演正式开始前,海口骑楼老街两旁已围满观众。当天的非遗巡游由云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外,及海口、琼海、临高、琼中等省内11支国家级和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23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2023年(第二十四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将在海口骑楼老街拉开序幕。活动邀请了云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外非遗项目,及海口、琼海、临高、琼中等省内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表演团队,11支非遗巡演队伍将尽情展现各地非遗魅力。 非遗巡游活动将从12月23日下午3点开始,活动采取“街区巡游+定点展演”的方式进行。街区巡游将增强现场观众的观赏性,营造欢乐氛围;定点展演由主持人解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湖南是非遗资源大省。近年来,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要求,湖南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工作原则,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建设非遗传播体系,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铺展开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湖南非遗画卷,使之成为涵养湖南精神的重要源泉和滋养湖湘文化的深厚根基。 摸清非遗家底 湖南非遗资源丰富,目前已构建了完备的国家...
查看更多
要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任务要求,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商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同意,现将2024—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工作成效,指导参与院校做好研培任务的组织实施和经验总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第二届湖南非遗博览会上的沉浸式非遗展示 土家织锦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是非遗资源大省。近年来,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要求,湖南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工作原则,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建设非遗传播体系,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铺展开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湖南非遗画卷,使...
查看更多
要闻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的指导下,中国旅游报社于2022年10月启动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征集活动,经各地推选、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20条市场前景好、具有代表性的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本次活动对20条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进行了发布展示,旨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注入更大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20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天津:津门故里匠心不渝非遗特色...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贵州苗绣又将在国际舞台迎来高光时刻。由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苗·艺术展》,9月24日将在意大利米兰举行。届时,中国设计师品牌HUI将在2024春夏米兰时装周期间举办线下大秀,发布《苗印》全新系列作品,交融东西之韵,倾情演绎别致东方美学。 图片古老苗绣走向时尚舞台。由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苗·艺术展》, 将于9月2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发布《苗印》全新系列作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我国作为第一批加入公约的国家,已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专题学习,着力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提升非遗保护数字化水平,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更好推动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动湖南的影响力传播力,推动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扎实做好系统性保护 非遗根基愈加坚实 湖南非遗资源丰富,四级名录体系完备。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1人;省...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茶在我国的利用主要有药用、食用和饮用,相关茶俗亦随之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俗已经涉及种植、采摘、择水、选器、饮用、赏鉴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至唐宋时期更加兴盛,既有帝王之乐、文人之雅,又有市井之趣,并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国外传播。传承至今的茶俗,包括以茶为主体的习俗和以茶为媒介的习俗,已成为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传统,其表现更为多样,更具辨识度,并拥有更高的认可度。对茶俗的形成、发展与当代传承,以及茶俗与茶礼互动交融的梳理与阐释,有利于更好地理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