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41)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208)
清单
(33)
资源
(25)
学术
(51)
百科
(0)
其他
(1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
2016.06.14
论坛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如无特殊情况,均简称“非遗”)保护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保护工作中,已探索出了一些符合非遗特点和规律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如: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部分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提出了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鼓励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活态的传承和保护;针对一些传统...
查看更多
非遗,“活态文化”才能代代相传
2016.04.18
专题报道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空心、文化断代等各类问题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发性传承趋向弱化。如何让非遗传统可持续发展,做好非遗“技艺”、文化“记忆”与现代生活的交接,是当代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不可回避的挑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新举措,它于今年1月由文化部、教育部正式启动,在2015年试点的基础上,年内将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上海大学等57所高校开设非遗研培班,可惠及2万人次非遗传承人群。非遗...
查看更多
金丝镶嵌国家级传承人:水火中练出的绝艺
2016.04.11
专题报道
程淑美复制的明万历金丝翼善冠。这件文物出土于上世纪50年代,是金丝镶嵌技艺的巅峰之作。程淑美的技艺比古时更精进。右图为其设计制作的普渡观音。 阳光洒进朝阳区金盏乡一栋安静的办公楼中,程淑美正在精心制作着一件花丝艺术品。戴着花镜的她已经年逾古稀,苦练技艺五十载,年少就与金丝镶嵌结缘。当大多数人都感慨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师渐少的年代,程淑美认为,其实做什么事都需要沉下心、肯吃苦,方能得真传。 苦练绝活终成大师 程淑美生在北京城,长在皇...
查看更多
看古老“非遗”优雅步入当下生活
2016.04.11
资讯
传承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匠自在”乳液瓶。 传承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的“苏梨”现代新中式家具 “谭木匠”婚庆主题对梳,以原创设计挖掘情感内涵,传承木梳传统制作技艺 “谢馥春”鸭蛋粉联姻扬州漆器,中国化妆品“老字号”重返“少女时代” 结合中国元素和西方裁剪的“香云莎”服饰...
查看更多
看古老“非遗”优雅步入当下生活
2016.04.11
专题报道
传承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匠自在”乳液瓶。 传承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的“苏梨”现代新中式家具 “谭木匠”婚庆主题对梳,以原创设计挖掘情感内涵,传承木梳传统制作技艺 “谢馥春”鸭蛋粉联姻扬州漆器,中国化妆品“老字号”重返“少女时代” 结合中国元素和西方裁剪的“香云莎”服饰,让传统香云纱染整技艺与时尚潮流竞相碰撞 传统苏州宋锦织就摩登箱包,成为了“国礼”;有着180余年历史的扬州香粉品牌联姻古老的扬州 漆器,以 时尚“妆容”重...
查看更多
“十二五”时期 非遗保护传承合力已经形成
2015.12.21
专题报道
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十二五”时期,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努力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施行到全国多地非遗保护条例纷纷制定出台,非遗保护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非遗保护体系初步建立;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38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雕刻灵性的手艺
2015.07.07
专题报道
北京“煮雨山房”工作室里,年轻的雕版师傅正在刻版 传统雕版技艺所使用的工具种类繁多,拳刀、铲凿、木槌……各司其职 俯首、屏气、凝神,右手握刀,左手推行,这样的动作,陈义时已做了半个世纪。从14岁的少年,到68岁的老者,当年那个从扬州高旻寺里走出来的小学徒,现在已是雕版印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雕版里的老时光 与半公里外前门大栅栏的嘈杂扰攘不同,夏日午后的杨梅竹斜街飘荡着静谧悠闲的味道。这条自东北向西南倾斜的狭窄街道,曾...
查看更多
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办非遗作品展
2015.06.16
其他新闻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景泰蓝的掐丝、点蓝工艺。景泰蓝是燕京八绝之一,也称“铜胎掐丝珐琅”李慧思 摄 京津冀三地13日首次联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风格各异的精品集中亮相。民众还可走近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6月13日是中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暨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于当日举办。现场展出的近130件作品各具特色,堪称收藏级精品。其中,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
玉雕
等“燕京八绝”项目,彰显出“京作”宫廷艺...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日”十周年
2015.06.12
专题报道
三地联手,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厚德载物的精神,是维系整个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为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将在第10个“文化遗产日”期间,联合举办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暨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 活动: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暨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 时间:6月13日—16日 10︰00—16︰00 地...
查看更多
长三角“非遗”保护之思
2015.01.06
论坛
这些年,尽管“非遗”在媒体上是一个高频词,但不少老百姓还是觉得“非遗”离自己很遥远。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询问50位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成年人,请他们说出本省市5个以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没有一人能够全部说出来。问他们保护“非遗”的意义,回答最多的就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毁了”。如果说这代表了普遍观点,那么我们的“非遗”传承的前景是令人担忧的。 如何理解“非遗”价值...
查看更多
1
26
27
28
29
30
3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