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28)
机构
(0)
政策
(2)
资讯
(249)
清单
(87)
资源
(43)
学术
(44)
百科
(0)
其他
(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王建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10月生,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白纸坊太狮)代表性传承人。传统
舞狮
国际裁判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82年拜白纸坊太狮第六代传人刘德海为师学练
舞狮
、武术,成为白纸坊太狮第七代传承人。掌握全部
舞狮
套路和技巧,表演功底扎实,风格细腻传神,表现狮子跃、扑、吼,欢、美、怕、惊、卧等动作,形神兼备。1997年参加中国龙舞运动协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龙狮锦标赛,获“北狮王”称号。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庆...
查看更多
尹少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1月生,河北省沧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沧县
舞狮
)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在本村
舞狮
团学习狮舞,农闲时随本村
舞狮
团演出。1991年任沧县刘吉
舞狮
团团长,在吸收传统
舞狮
精华的基础上,融杂技、武术于一体,先后编创出立体直转、蹬椅戏逗、叠狮抖威及下山探宝等二十个高难度动作,并着意加强了打击乐的节奏感和力度,以充分展示北狮的威武刚劲,创建了独特的刘吉
舞狮
风格。率领沧县刘吉
舞狮
团参加各类比赛和大型公益演出活动,将沧县
舞狮
带到全国各地以...
查看更多
陆大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7月生,上海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浦东绕龙灯)代表性传承人。国际龙狮联合会技术委员、中国龙狮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幼受三林地区舞龙
舞狮
表演的熏陶,1989年毕业于上海市舞蹈学校师资专业,20世纪80年代参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上海卷》编辑工作。在对上海地区舞龙、
舞狮
普查挖掘的基础上,向各地舞龙
舞狮
艺人学习舞龙、手狮舞技艺和龙具、手狮扎制方法等。1993年起,从事竞技舞龙
舞狮
运动的规则研讨编写、技术发展...
查看更多
刘国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7月生,2019年4月去世,江西省丰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丰城岳家狮)代表性传承人。6岁时便跟随村中父辈学习拳术刀棍,15岁加入村里岳家狮
舞狮
队,正式向刘松林拜师学艺。技艺刚柔并济、吐纳自如、收放有力,表演的岳家狮门拳尤显硬门拳特色。1972年12月领头组建雩韶岳家狮队,发展队员十二名。之后传授村上青少年岳家武术,参与传习者七十六人,其中成就较高者有近二十人,精通岳家拳术者五十余人。2012年项目受聘入驻国家AAA...
查看更多
邓雅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8月生,江西省黎川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黎川舞白狮)代表性传承人。16岁开始跟随父亲邓春生学习舞白狮,能熟练掌握舞白狮全部动作,弹跳力好,舞姿优美,力道十足。作为黎川舞白狮的组织者,在
舞狮
队伍中属于掌珠人,指挥并且指导所有的
舞狮
者和配乐者。多次组织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黎川舞白狮的特点和历史渊源。除了熟练地掌握
舞狮
技巧外,还对一部分动作进行了创造性改良,并研究和改进了
舞狮
的锣鼓点。后已将全部技艺...
查看更多
孙淑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4年7月生,广东省揭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青狮)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粤东武林世家,武术家孙振高之子。6岁便随父学习武术、青狮制作工艺、
舞狮
技艺和狮艺传统习俗。1989年赴河南登封少林武术研究院深造,师承全国著名武术家、少林高僧释德虔。既继承了醒狮传统技艺,又发挥自身武术精湛之所长,发展出高梯采青等高难度技巧。建设青狮舞传承基地,活动遍及军营、城镇、学校,年年举办培训,期期均有上百人。同时开设武馆,创办骨伤研究中心,为青...
查看更多
邓明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6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藤县狮舞)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医、习武。20世纪90年代,师从濛江镇
舞狮
艺人朱甲华、廖兴贤学习狮舞技艺。此后组建禤州狮队。不断摸索狮子的形态、动作和心理,独创了一整套融武术、杂技、体操、舞蹈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藤县狮舞高难度动作,尤其是钢丝绳一字腿、狮尾吊桩采青、双狮上高桩等绝活令人叹为观止。曾多次率领狮队参加国内外大型狮舞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20...
查看更多
汪顺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12月生,安徽省祁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祁门傩舞)代表性传承人。9岁起开始跟随父亲在傩舞班学习
舞狮
。表演动作灵活跳跃、欢乐祥和,极富趣味性,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是当地最有威望的师傅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带领芦溪傩舞班多次参与省、市、县重大节日庆典和民俗会演等,并应邀到各地展示演出,多次获奖。作为目前祁门傩舞年龄最大的传承人,现在主要担任
舞狮
技艺传授和鼓乐角色,经其授艺的徒弟,基本可以独立表演。
查看更多
王建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9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身为木偶世家第三代传承人,1957年进入泉州木偶剧团,继承父亲的一整套表演技艺,并努力汲取其他前辈艺人之长,完整掌握四大行当的表演技艺,特别对生行表演技艺加以提炼和发挥,在唱腔和念白方面有独到之处,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曾获全国皮影会演优秀表演奖,作品《
舞狮
》获小剧目表演奖。致力于培养后继人才,毫无保留地把表演技艺传授给学生。
查看更多
胡金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11月生,浙江省永康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狮(九狮图)代表性传承人。九狮图第七代传人。自幼就对九狮图情有独钟,掌握完整的
舞狮
表演技能及九狮图纤绳制作技术。把“七狮图”改进为“九狮图”,由原来扛着走改成底部安装万向轮推着走。对九狮图技艺提升和传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培养了大批弟子。倡议并组建了永康九狮图首支女子表演队,悉心传授技艺,精心组织培训和演练,使队员们很快掌握了
舞狮
技巧并能登场表演。
查看更多
1
10
11
12
13
14
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