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9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三   
搜索
博物馆
蛇为什么能够成为十二生肖之一?全国各地有什么特别的年俗?走进博物馆,在这些展览里都能找到答案。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2024年12月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度春节的浓厚氛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出通知,就做好2025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进行部署。 迎接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各地博物馆系列展览“上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随着各项非遗保护措施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如今已蔚然成风。近日,全国各地两会相继召开。非遗一直是各地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如何推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如何推进非遗更好融入百姓生活等话题,各地代表、委员积极发声,表达看法。 做好活态传承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乙巳蛇年春节将至,盛大的节日承载悠久的文化向我们走来。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展现独特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欢乐春节...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乙巳蛇年春节将至,盛大的节日承载悠久的文化向我们走来。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展现独特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欢乐春节...
查看更多
千年习俗 千载传承
春节期间,在互相拜年祝福的同时,各种丰富多彩的游艺娱乐活动更是为节日增添了无尽的欢乐氛围,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如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逛庙会、观社火、打秋千等,构成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百花园,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和喜庆气氛。 【踩高跷】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魏晋南北朝时期,踩高跷...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月18日,由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兵团总工会主办的兵团2025年新春社火暨“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启动。 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来自一师阿拉尔市、二师铁门关市、三师图木舒克市、十四师昆玉市和巴楚县的7支社火表演队依次登台表演。踩高跷、秧歌、舞龙舞狮、威风锣鼓、旱船等节目轮番上演,为职工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月18日,由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兵团总工会主办的兵团2025年新春社火暨“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启动。 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来自一师阿拉尔市、二师铁门关市、三师图木舒克市、十四师昆玉市和巴楚县的7支社火表演队依次登台表演。踩高跷、秧歌、舞龙舞狮、威风锣鼓、旱船等节目轮番上演,为职工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查看更多
要闻
1月24日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福到联合国”新春庆祝活动。联合国高级官员、100多个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以及各界友人等400余人齐聚一堂,共庆佳节。活动现场,来自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的民俗技艺展示,吸引不少来宾沉浸式体验。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领衔“南国醒狮团”在开场登台亮相表演,赢得现场阵阵喝彩,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莫拉蒂诺斯还为醒狮点睛,全场洋溢着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1月24日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福到联合国”新春庆祝活动。联合国高级官员、100多个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以及各界友人等400余人齐聚一堂,共庆佳节。活动现场,来自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的民俗技艺展示,吸引不少来宾沉浸式体验。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领衔“南国醒狮团”在开场登台亮相表演,赢得现场阵阵喝彩,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莫拉蒂诺斯还为醒狮点睛,全场洋溢着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
查看更多
要闻
小时候,过年是热闹的庙会,是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是一场接一场令人目不暇接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威风凛凛,跑旱船的队伍浩浩荡荡,高跷上的演员身姿矫健,每一幕都充满了浓浓年味,承载着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如今,城市的高楼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取代了曾经的热闹街巷。我们有多久没看到过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户外民俗表演了?是否在心底怀念着那份纯粹的热闹与欢乐?记忆中的年味,即将回归! 为庆祝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首个春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