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主会场活动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临近,文化和旅游部首度开展“云游非遗”全线上推广活动。本次活动重头戏“云游非遗·影像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酷狗、微博在内的8大网络平台承办,今日全面上线,持续至6月14日。 千余纪录片讲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故事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正是由于传承人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
查看更多
要闻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临近,文化和旅游部首度开展“云游非遗”全线上推广活动。本次活动重头戏“云游非遗·影像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酷狗、微博在内的8大网络平台承办,今日全面上线,持续至6月14日。 千余纪录片讲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故事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正是由于传承人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
查看更多
——对佛山醒狮习俗的历史考察
论坛
摘要:如何以史为鉴审视非遗传承主体的价值及其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是优化改进当前及今后非遗保护所需面对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1949-1976年佛山醒狮传承的社会史显示,从佛山醒狮的“翻身”、显性传承逐步到被抑制、隐性传承,源于社会政策环境渐使醒狮传承主体失语、失位。但依托记忆和技艺存续的醒狮习俗,因深寓于传承主体之身心,并未因特殊时期的外力强抑而彻底寂灭失忆。非遗传承主体能否活性存续,与其所依存的文化社会基础紧密相关,既依赖于社会政策环境可否提供正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武麦花创作的虎头眼罩(武麦花供图) 武麦花绣“米奇贺岁”(武麦花供图) 陈路茵、任英歌、章楷联合设计的十二生肖旅行茶具(陈路茵供图) 何满制作的竹编紫铜一体壶(何满供图) 黑色卫衣上绣着一只舞狮的米奇,它身着中国传统红褂红裤,高举着鲜艳的狮子头。狮子的绿色毛发采用絮絮绣工艺,呈现出毛茸茸的逼真感,眼睛部位采用花馍面艺技术,显得立体有神。这...
查看更多
要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一大批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非遗”,穿越时空,记录着春节文化历史变迁的鲜活脉络,让当下的中国人,感受着浓浓的传统年味。 央视《我们的节日—2020春节》以“多彩非遗,美好新年”为主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春节非遗项目,在文化遗产中,寻找活着的新年记忆。 播出时间 首播 CCTV—10  大年初一(1月25日)19: 31...
查看更多
论坛
一、“元旦”含义的变迁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年和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过年从腊月初一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在这一个多月里,青年、老人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事要做,每天要干什么,都有一张清单。这才是中国的年,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立春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因此,把春节放到过年是不对的。 从古到今在中国习俗里,年与节不同,只有过大年才能称为 “年”,其他时间庆...
查看更多
——甘肃、青海、陕西、新疆、安徽篇
专题报道
原标题:非遗过大年|今年春节,这些文化活动你都参与了么?(甘肃、青海、陕西、新疆、安徽篇) 按照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统一部署,各地在2020年春节、元宵节期间,以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组织非遗小分队奔赴县级及县以下村镇社区、学校等,广泛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 一、甘肃省:1600多场“非遗过大年”活动重磅来袭 浓浓传统年味都在这里 春节临近,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各地开展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  非遗热  年味浓 京剧、汉剧、楚剧、木偶戏、地方曲艺等传统剧目及经典折子戏将在湖北省武汉市各小剧场开锣;非遗小分队首演走进国家级贫困县安徽望江县,为当地村民带来徽剧《贵妃醉酒》、杂技《转毯》、唢呐《梨乡花开》等精彩表演;河南省洛阳市将开展2020年新春庙会、民间故事汇演等传统民俗活动;山东省潍坊市将开展“年画展、非遗大集、免费春联送万家”等系列文化活动;四川省龙灯、狮子灯、川剧、金...
查看更多
要闻
按照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统一部署,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在2020年春节、元宵节期间,以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组织非遗小分队奔赴县级及县以下村镇社区、学校等,广泛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涉及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多个非遗门类,共覆盖全国142个贫困县,26个省(区、市)共组织140支非遗小分队,举办约300...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第25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日前在巴黎卢浮宫卡鲁赛尔展厅落幕。来自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傩戏面具、刺绣、剪纸等非遗作品亮相该展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起法国观众关注。 此次展览共展出8件剪纸作品、8件刺绣作品、3件染织作品、12件傩戏面具,其中,道真仡佬族刺绣、剪纸技艺传承人黄贤梅创作的剪纸作品《山王图》,被法国艺术家联合会收藏。 展览期间,法国总统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在参观时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仡佬族文化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