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7月25日,黑龙江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2020年支持项目通查验收会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厅非遗处、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通查验收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2020年支持项目验收工作的函》工作要求举行,对黑龙江省2020年度获得非遗司支持的两个项目杨小班鼓吹乐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成伟、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葛长云(戈瓦伊尔...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是草原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 截至目前,内蒙古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8项106处、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5个908处。设立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3个、传统工艺工作站12个、非遗就业工坊17个,以及非遗曲艺书场5个、“非遗在社区”试点10个、非遗旅游体验基地19个、非遗保护传承基地6个和“内蒙古非遗馆”淘宝、拼多多店铺等,培育了一批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及非遗传承...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第二届黑龙江冰雪非遗周将于1月17日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及步行街启幕,旨在进一步宣传推广黑龙江非遗资源,推动非遗保护利用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冰雪旅游发展。 第二届黑龙江冰雪非遗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联办。活动现场将搭建“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展板、“牢记嘱托 奋进新时代”展板、中式阁楼非遗展区...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目前,学术界以现代体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体育与游艺的现象较为普遍,这背离了传统体育与游艺的属性,所以对其本质特征和属性的研究非常必要。传统体育与游艺是生活文化,直接起源于生活并具有服务生活的功能。由此要求我们在田野调查、学术研究、传承保护等方面遵循其生活文化属性。当下,民间传统体育与游艺在日常生活中式微,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乏力,一些传统体育与游艺重新回归生活已不现实,而嵌入中小学学校教育是切实可行的路径,是一种有效的活态传承方式。中小学学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太阳出来罗儿 喜洋洋哦 朗罗 挑起扁担朗朗扯 光扯 上山岗吆。” “飞起来,飞起来,什么鸟儿飞起来, 吉祥的银鸟飞起来。” 这边唱来那边和,你方唱罢我登场。12月17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民歌歌者齐聚山城重庆,在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简称“民歌节”)的舞台上展示风采,这新时代的心声,在线上线下的观众心中荡开无尽的涟漪。 本届民歌节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采取“压缩活动规模和线上线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是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全省非遗产品为内容打造的一个特色景观,自4月16日开门纳客以来,已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产品销售额每月都在增长,已成为游客来当地的必到打卡地。 近日,记者走进该中心看到,在“鱼皮、狍皮、桦树皮三皮技艺”“酿酒技艺”“刺绣技艺”等八大展示区,展出了麦秸画、绥棱黑陶、木贴画、渤海靺鞨绣、海伦剪纸、角雕等上千件非遗产品,涵盖了黑龙江省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及曲艺、民俗五大类50多项非遗名...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全人类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相对于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需要特定的时间(约定俗成)和空间(公共场域)以及需要“聚众”才能开展的特性,无疑受到直面冲击,致使本年度非遗舞蹈在各方面也呈现出与往年不一样的“光景”。非遗保护是一个涉及多维的复合工程,本文主要从政策、传承传播、理论三个层面对本年度的非遗传统舞蹈进行回顾与梳理。国家政策层面:静观中孕育复苏;传承传播层面:荆棘中另辟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6月12日是2021年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黑龙江省各地开展了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的展示展演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知识普及和“非遗购物节”直播等系列活动。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大时间节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体现了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6月12日是2021年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黑龙江省各地开展了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的展示展演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知识普及和“非遗购物节”直播等系列活动。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大时间节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体现了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
查看更多
论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届常委会,针对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在道德层面、立法层面或是商业利用层面出现的对“非遗”的滥用和不尊重等问题,于2015年审议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特别强调了社区、群体和个人在保护和传承“非遗”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在2019年发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