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08   星期一   农历七月十七   白露 白露
搜索
专题报道
2018年12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举办的“非遗扶贫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贵州省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春晖文化苑举行。来自江苏、贵州的20余位专家学者、传承人、业内人士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非遗尤其是传统工艺如何有效地融入国家脱贫攻坚大战略,以带动村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项目和传统村落,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与生活。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来进行动员和整合,认...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共同主办的“非遗扶贫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举行。    与会专家表示,要积极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脱贫。在深入调研的基...
查看更多
赛龙舟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铜仁市      赛龙舟是铜仁多民族共同参与的传统游艺体育活动。铜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苗、土家、侗、仡佬、满等多个少数民族。铜仁因水而兴,地处武陵山脉中部,依锦江下洞庭、入长江。在古代,这里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舟楫往返,商贾云集”,素有“黔东门户”之称。自古以来,象征着团结精神与竞争意志的龙舟竞渡,便是铜仁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习俗。   每年四五月间,天气回暖,各村各寨的村民便将搁置了一年的龙船“油”上桐油,画上...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河阳戏,是流行于沅水上、中游地区的传统戏剧表现形式,有“上河(怀化)”“北河(张家界)”诸流派,因流行于沅水上游(上河)而得名,约在二百年前成形,流布区域包括湖南省怀化市所辖的鹤城区、中方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洪江市、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通道侗族自治县,邵阳市所辖的绥宁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辖的天柱县、黎平县、锦屏县、镇远县和三穗县,以及铜仁市所辖的玉屏侗族自治县,深受汉、苗、侗、瑶、土家等多民族民众喜爱。 沅水上游区域历...
查看更多
花灯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花灯剧团      花灯戏是一种民间自娱自乐、载歌载舞、有说有唱,并带有戏剧、杂耍等综合性质的表演艺术形式。花灯进入贵州后,吸收了贵州本土的语言、音乐曲调等,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贵州花灯。黔西花灯戏,是黔西北地区花灯的代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现流行于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市地。   20世纪初,黔西花灯加入了武功表演、音乐曲调“桐子树”、舞蹈耍双扇、衬词运用等艺术表现形式,在贵州其他几路花灯已不常见,独具黔西特色。代表剧目...
查看更多
花灯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弥渡县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歌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名称有所不同,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其中独山花灯戏有一百四十多种演...
查看更多
花灯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元谋县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歌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名称有所不同,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其中独山花灯戏有一百四十多种演...
查看更多
花灯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姚安县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歌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名称有所不同,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其中独山花灯戏有一百四十多种演...
查看更多
花灯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花灯剧团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歌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名称有所不同,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其中独山花灯戏有一百四...
查看更多
花灯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独山县      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歌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名称有所不同,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其中独山花灯戏有一百四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