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8   星期三   农历五月初二   
搜索
论坛
【摘要】十二生肖包含三个基本元素:其一是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互配合;其二是十二生肖分别用来标识一个人的出生年;其三是相信个人气质和命运受到其出生年生肖动物的影响。这三者缺少任何一项都不是完整的生肖,甚至不能称之为生肖。以此为基础,重新审核目前学界经常用作生肖文化起源的史料,发现《日书》中的十二地支与动物的组合不是用来指人的出生年,而是用来判断失窃之日窃贼的特征。所以,它是“日肖”,不是生肖。而王充《论衡》中的十二辰之禽虽然字面上与后世生肖完全一致...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春祈秋报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羌年亦在此列,乃中华年节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整体把握羌年的意义,不可不知晓村寨仪式中经释比之口诵唱的史诗《木姐珠》和《羌戈大战》。两部史诗颂祖唱史,在经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族群文化认同。这种认同维系着群体社会的精神空间,增强着群体生存的文化信心,激发着群体发展的心理动力。着眼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秉持非遗保护的整体性、系统性理念,对羌年的过往历史与现实存在、民间实践与官方助力、生活样态与学术研究进行多...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羌年不断变迁,不断被解构。通过再现记忆场、耦合节庆事象、重构节日内涵,唤醒、延续并建构出新的集体记忆,将个体记忆与民族国家的历史重叠,使得今日之羌年得以重构。在新的神圣空间中,新的集体记忆形成新的凝聚力,由此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不仅是对羌年所代表的羌族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更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关键词】羌年;集体记忆;文化变迁;文化空间;文化认同 羌年...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生产传统社会的日用之物,在当代社会也成为审美之物,美学价值凸显。工艺之美,一方面直观存在于器物表面的装饰上,另一方面则蕴含在深层的审美理念中。基于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田野考察,结合文化人类学领域的“具身化”理论,通过对不同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工艺之美与工艺制作技术密不可分。传统手工艺技术是手工艺人技能的直接体现,它与手工艺人身体的娴熟度相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个案研究印证了工艺技术对工艺之美的影响。传统手工艺是日常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