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4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廿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荆楚大地弘扬戏曲文化有门道
2018.01.22
专题报道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流变地和聚集地,曾培育了余三胜、谭鑫培、曹禺、陈伯华等戏剧大师。近年来,湖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固本浚源,延续根脉,以推进戏曲进校园为有效抓手,着力加强戏曲剧目生产、人才培养、院团建设、戏曲群众组织建设,全力推进湖北戏曲繁荣发展,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扎...
查看更多
八桂非遗 传承有道
2018.01.22
专题报道
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学生在画侗族农民画(摄影:龚普康) 近日,由文化部、中国驻英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传承匠心·百年绣梦”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圣保罗大厅举办。来自广西的4名绣娘联袂主秀“传承匠心·百年绣梦”时装大展,颇受赞誉。 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文化走出去”、文化扶贫、艺术创作的重要角色。这是广西加强非遗保护并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西通过育产业、进校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
查看更多
湖南“非遗+扶贫”模式探索:“让妈妈回家”
2018.01.19
专题报道
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到湘西调研“非遗+扶贫”工作,与当地主管部门负责人、本土传承企业负责人、绣娘们促膝座谈湘西花垣县石栏镇文化站站长、湖南“最美基层文化人”麻正兵(左二)将当地绣娘们组织起来,传承和发展苗绣产业,也让大家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湘赣鄂皖四省非遗联展“非遗+扶贫”主题论坛现场“让妈妈回家”苗绣培训班到“非遗+扶贫”主题论坛现场的绣娘们(前排)与出席论坛的领导 湘西花垣县石栏镇雅桥村六组,两个孩子的妈妈石玉兰,再也不必像往年那样,担心买...
查看更多
喇叭声里乡情厚 生存环境令人忧——访安徽周家喇叭班
2018.01.19
专题报道
周家班在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一家4S店排练 近日,《中国元气·周家班》鼓乐班音乐会在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北京正乙祠戏楼上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参与演出的周家班弟子也格外投入,个个大汗淋漓、衣服尽湿。直至演出结束,观众也没有散场的意思,为了回馈现场观众的热烈,周家班又加演了《打枣》、拉魂腔(即柳琴戏)、《百鸟朝凤》三首曲目。 周家班在民间又称周家喇叭班、周家鼓乐班、菠林喇叭,是以安徽灵璧尹集菠林村的周氏族人为乐手成员组成的中国民间红白喜事乐班。自清...
查看更多
中医药传承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支点
2018.01.19
专题报道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报告在阐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时明确指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养生理念和天人合一的深邃思想...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1期
2018.01.18
要闻
编者按:“非遗半月报”是本网于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发生的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期:2018年1月1日—1月14日 本期信息一览: ▲ 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部署2018年文化工作 ▲ 文化部开展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 ▲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
查看更多
马盛德:理想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18.01.18
论坛
唐卡 非遗大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当今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社会,很多优秀的非遗濒临消亡和失传。日前,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非遗司原巡视员马盛德应邀做客人民网,就非遗保护的效果与意义回答了网友们的
问题
。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农耕文明中的文化与当今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快速发展社会之间的矛盾?马盛德指出,只有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
。 马盛德谈到他的家乡,青海热贡艺术时表示,青海的热贡艺术是3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
查看更多
山东探索“三位一体”濒危剧种保护模式——一台剧目、一部纪录片、一部理论专著
2018.01.18
专题报道
近日,文化部发布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山东新增剧种蛤蟆嗡成为全国唯一重新恢复的剧种。这一可喜成果,源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近年来所探索的濒危剧种“三位一体”保护模式。记者采访发现,该模式通过恢复剧目、拍摄纪录片、出版专著“三位一体”的方式,初步实现了对濒危剧种的抢救性保护。 百年蛤蟆嗡重焕生机 蛤蟆嗡是流行于山东冠县等地的民间小戏,至今有百余年历史。由于音乐听起来像雨后苇塘中的群蛙齐鸣,故名为“蛤蟆嗡”。近年来,受各种条件影响,蛤蟆嗡...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第3期:塔古尔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苏丹国贝都因人的...
2018.01.18
专题报道
本文为“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专题的第3期 译介项目四 塔古尔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苏丹国贝都因人的传统诗歌吟唱 Al-Taghrooda, traditional Bedouin chanted poetry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the Sultanate of Oman 图1 塔古尔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苏丹国...
查看更多
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8.01.16
论坛
核心要点: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含的系统而深刻的文化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和重要的理论支撑,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 深刻理解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定位和目标,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攀登文艺高峰...
查看更多
1
240
241
242
243
244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