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6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保护传承为藏民赢得精准脱贫先机
2017.03.20
专题报道
2月27日是藏族传统节日2017藏历火鸡新年。新年前夕,与日子越来越红火的广大藏民一样,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朗杰学乡的边巴早早备齐了各式各样的年货,而让她更开心的是自己绣的藏毯也能成为乡亲们的年货。 “绣一个藏毯要20多天,收入3000元,一年下来收入有5万元。出去打工很累,挣得也没这么多。还是在家里绣藏毯好,能照顾家人,喂喂牛、做做饭。”边巴一边娴熟地绣藏毯图案一边...
查看更多
吴炳璋:九秩“琴”生醉京胡
2017.03.20
人物
2011年12月22日,吴炳璋荣获第六届京剧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为其手持话筒者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左)。资料图片 吴炳璋(左)与梅兰芳琴师姜凤山合影。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每个第一流的角儿,必有第一流的琴师相辅。每个第一流的琴师,必会配合着他那个角儿的唱法韵味,特创一种相合无间、气味类似的性格。譬如梅雨田之于谭鑫培,徐兰沅、王少卿之于梅兰芳,是角儿影响了琴师,也是琴师...
查看更多
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7.03.20
专题报道
编者按:3月17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主编袁行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等作为代表分别发言。他们在发言中介绍了各自部门、各自单位、各自领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做法,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今日,本报对相关发言...
查看更多
春色正中分——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2017.03.20
专题报道
“春雨惊春清谷天”,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今年的春分时间是3月20日(农历丁酉年二月廿三日)。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物候特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元鸟至,雷乃发声,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从南方飞来了,雷电气象出现了。春分花信是...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不是为表演 而是为回到生活——工尺谱、东北大鼓等非遗保护探新路
2017.03.17
论坛
岫岩东北大鼓传承人王福玲正在表演(摄影:夏建国) 岫岩东北大鼓传承人王福玲正在表演(摄影:夏建国)核心提示: 非遗项目需要保护和传承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前不久,盘锦将几近消失的传统记谱方式工尺谱挖掘、整理出来,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搬上舞台。然而,工尺谱的学习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难以维系生活,导致和其他一些非遗项目一样,陷入了后继乏人的窘境。此种情况下,我省有非遗传承人与企业合作,扩大演出市场,传承队伍也因...
查看更多
曹光裕:没有精神的川江号子只是一段唱腔
2017.03.16
论坛
曹光裕带着川江号子在央视民歌大会震撼全场 受访者供图 15日上午9点,曹光裕在踏上前往北京中央电视三台某节目录制现场的高铁时还思考着一个
问题
:“新创作的川江号子曲谱里面加入摇滚元素,会不会更受现代年轻人的欢迎?”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传承人,曹光裕面临着当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遇到的共同
问题
:受众群体被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大量分流。陈邦贵讲解川江号子的要领 受访者供图 “我是1981年的时候到船上工作,跟着其他的老船工喊出了第一声川江号子...
查看更多
浅析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2017.03.16
论坛
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问题
展开的研究,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保护原则入手,通过分析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找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给予合理化建议,目的是针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更加彻底,通过丰富法律保护手段来提升保护力度,让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 一、相关概念综述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对其界定存在一定差别,本文主要以我国《中...
查看更多
整体性保护破解非遗传承难题——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
2017.03.16
专题报道
象山海达渔鼓(摄影:沈颖俊)自2007年文化部批复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之路已走过10年,先后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达21个。10年来,这些实验区在非遗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经验,又面临哪些挑战?近日,本报记者就相关
问题
采访了文化部非遗司负责人。 记者:为何要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负责人:非遗产生于民间,繁荣于民间,与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等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失去了特定的环境,非遗便失去了赖以...
查看更多
政协委员骆沙鸣:让老字号保护条例进立法计划
2017.03.15
专题报道
老字号发展需要传承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老字号的商品被仿冒、商号被山寨等
问题
仍然存在,老字号立法也成为多位政协委员的呼声。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副主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表示,《中华老字号保护和促进条例》应列入今年立法计划,并及时开展立法调研。 建立老字号动态退出机制 骆沙鸣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将《中华老字号保护和促进条例》列入今年立法计划,及时开展立法调研。“要建立中华老字号产品品牌信息库,建立中华老字...
查看更多
政协委员王文章:非遗传承应当促进当代文化创新
2017.03.14
论坛
政协委员王文章接受中国日报网的专访 (摄影:毕楠)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当代文化创新发展中应该加以开发利用,但在这之前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传承人要把它传承下来,如果放弃传承只做开发就会本末倒置。”全国政协委员、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主席王文章在近日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发展非遗不能盲目创新 据王文章介绍,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从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查看更多
1
268
269
270
271
272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