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论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有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在谋一域中谋全局,于谋一时中谋万世。既要有大局观念,又要有问题意识;既要有全面布局,又要有重点突破。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来把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战略意义。    第一,传承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瓯塑艺术古筝瓯塑工艺品    瓯塑又称“彩色浮雕”,它源于汉代,是浙江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瓯塑由漆器艺术中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化而来,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塑”。2006年,瓯塑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瓯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与宜兴紫砂、杨柳青木版年画等大众耳熟能详的国家级非遗相比,瓯塑这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对大多数人来说却十分陌生。如何让古老的瓯塑走出温州,让更多人了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老师傅修复《赵城金藏》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辽宁省文化厅共同举办的“辽宁省珍贵古籍特展”上,参观者在研读《赵城金藏》 (摄影:潘恩战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从1949年到1965年,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用了将近16年时间,才把馆藏4000余卷《赵城金藏》修复完毕。《赵城金藏》的修复,不仅使这部珍贵典籍获得新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修复经验,成为新中国古籍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近日,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去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实施的第五个年头,为督促各方切实履行非遗保护法律责任,进一步掌握法律实施以来各地保护非遗的现状,总结有效做法和经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对《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相关情况进行评估。    日前,文化部官方网站公布了《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在文化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随着国家各项非遗保护措施的不断推进,非遗已成为社会热词,自然也是今年各地“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呼吁将非遗相关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重申教育是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传统工艺的发展一定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力争在传统技艺的发展史上留下当代人的足迹。  教育是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途径  为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一些省份的政协委员各自以联名的形式提交了相关提案。  在云南“两会”召开前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牙雕大师李春柯(摄影:崔峻)经过9年的磨砺,郭辰和他的小伙伴们终于拿到了“北京工艺美术大师”的证书。从2017年的2月17日这一天,他成为了人们口里的“大师”,一名29岁的大师。    但是,对于未来,“大师”的名号却未必能够给这位年轻人未来的事业带来一片坦途,就像他的小伙伴在欣喜中的自嘲:“我们不会刚当上大师,就得转业吧。”    矛盾的心理源于他从事的专业——象牙雕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中国将在2...
查看更多
论坛
泉州木偶戏《赵氏孤儿》剧照 资料图片  多年前,笔者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传统是相对的,创新是绝对的。”拿泉州的提线木偶和布袋戏来说,究竟多少年以前的东西才算是传统的?  最近十余年来在国内获得好评的几台泉州提线木偶戏,如《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不论在木偶形态、舞台样式、观演关系等方面,都不同于新中国成立时的剧目,可是人们非但没有谴责这些剧目背离了传统,反而认定它们继承了传统。  问题就在于传统是相对的。上述三台剧目,采用的是泉州提线木偶戏的“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唯有一代代人接续对艺术的虔诚,不叫“世间再无梁山伯”,不让越剧经典变成“绝唱”,给更多人以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这才是对“化蝶而去”的艺术家最好的纪念。  日前,93岁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范派”艺术创始人范瑞娟逝世。媒体报道,范瑞娟的家属和弟子遵从老人遗愿,低调处理后事,不举办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会,不接受媒体采访。  尽管家属和弟子力求低调,但沪上各大媒体还是争相推出大篇幅报道,向海内外传递这一信息,网上旋即出现海量悼念博文和跟帖,“梨园痛失巨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为“国光”剧团推出的“现代京剧”《金锁记》(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剧照(资料图片)图为当代传奇剧场作品《等待果陀》(改编自贝克特《等待戈多》)宣传照(资料图片)  刚刚过去的2016年,京剧界痛失名宿,梅葆玖、李世济、王金璐、顾正秋等多位表演艺术家相继辞世。在不少戏迷看来,传奇人物的离去,似乎意味着传统艺术世界中的历史断裂,有关京剧的“美好时代”仿佛正渐行渐远。“2016年是个转折点。”有台湾的京剧工作者对记者如是说。在大师身后,经典如何继承,京剧的未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指导学徒制作漆器  从生漆收割、胎坯制作到漆器形成,全部50多道工序、80多个生产环节,都需手工完成。其中,纯大漆和皮胎等工艺是大方漆器所独有。       “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制作漆器  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明、清时期,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陈设品及精致器具流行。  据大方史料记载,大方漆器的生产始于明朝洪武...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