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廿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
讲座
2010.08.30
其他新闻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
讲座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8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十七讲专题讲座,题目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
问题
》。吴邦国委员长主持讲座。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为了使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好地审议、修改这部法律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了这次讲座。讲座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
的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蜀绣,何日盛景重现
2010.08.26
专题报道
蜀绣,何日盛景重现 学员们在郫县蜀绣公园的绣房里学习蜀绣技艺(新华社记者何俊昌摄)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红酥手,青丝万千根,姻缘多一分……”一曲《蜀绣》,勾起人们对这门古老技艺的无限遐想。 然而如今的成都,早已难觅昔日“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场景。据统计,目前成都市的“绣娘”仅3000人左右,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有官方认证级别的仅为165人;同为中国四大名绣,蜀绣产业的年产值不足3000万元,与苏绣相去甚远。 几经浮沉 “整个9...
查看更多
专家批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倾向
2010.08.23
其他新闻
专家批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倾向 在文化部8月20日举办的“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论坛”上,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和传承人,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中国实践、申报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2009年,我国在“非遗”保护方面,特别是在向联合国“申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
2010.08.12
其他新闻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 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文化厅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 本届博览会以“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为主题,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以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七夕,我们歌颂什么?
2010.08.10
专题报道
●传统的七夕是女性节日 ●爱情不是七夕的全部意义 ●“中国情人节”是对传统文化浅薄的附会 ●为什么要叫情人节,我们就叫七夕节,我们就很含蓄怎么了? ●七夕不可能还跟过去一样,要尊重文化的常态变迁 专家学者: 孙建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萧放&nbs...
查看更多
古琴文化源远流长
2010.07.13
论坛
全国政协委员田青:古琴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的古琴文化 ――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音乐学家田青 编者按: 日前,由文化部非物质遗产司和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承办的"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名家名曲进学校"大型系列活动在京启动。该活动将陆续在北京、重庆、天津等20多所大学、80多所中小学校展开,通过"播种童心--让孩子认识遗产","在琴声中相遇--古琴大师与学子对话"等活动,推广中国的古琴文化。本刊日前就古琴艺术的流传现状和中国古代的音...
查看更多
树叶上的傣族文化 走近神秘贝叶经
2010.07.02
专题报道
树叶上的傣族文化 走近神秘贝叶经 虽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贝叶经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神秘而陌生的,大家对其仍然知之甚少。 贝叶经到底是什么?其价值是什么?去贝叶经的故乡西双版纳探访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
问题
,有人说,它是“树叶上的傣族文化”;如果让我来概括,贝叶经是傣族人引以为傲的傣族历史上的...
查看更多
骄傲遗憾并存 秦腔如何赢得主流人群青睐
2010.07.02
专题报道
骄傲遗憾并存秦腔如何赢得主流人群青睐 秦腔 秦腔特技吹火 秦腔是我国梆子声腔的源头,在全国现存的200多个地方剧种中,属影响较大者。它发源于古秦地,在陕西乃至广大西北地区拥有大量听众。可以说,秦腔是秦人的精神家园,是秦人的情感符号,表达了秦人的喜怒哀乐,寄托着秦人的理想与追求。它是秦人生生不息、世代延续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秦人的生命血肉相连。 秦人的骄傲和遗憾 陕西一直视秦腔为自己的文化品牌,予以大力保护和弘扬。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就成立了...
查看更多
常州梳篦陷“有梳无篦”尴尬
2010.07.02
专题报道
常州梳篦陷“有梳无篦”尴尬 “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然而在近日由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艺术系组织的一次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们却发现,常州梳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篦箕”,因为其工艺的复杂、销路的下降、手艺人的老龄化,正呈现即将没落的先兆。常州梳篦这一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有梳无篦”的尴尬。 篦箕从辉煌走向衰落 常州梳篦始自晋代,素有“宫梳名篦”之称。“常州市是梳篦的发源地。梳篦只是个总称,事实上疏者为梳...
查看更多
太原莲花落濒临失传
2010.07.02
专题报道
太原莲花落濒临失传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事实的确如此:太原莲花落濒临失传。 6月24日,记者在与73岁的曹强先生交谈后深切地感到,太原莲花落现在的情况有喜有忧。喜的是,它6月底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传承的核心因素,比如传承人的健康情况、后继者的天资和后天努力情况、产业化运作情况等等,无一不令人忧虑。 传承人与后继者 近两年来,曹强身体并不太好。去年,因为严重的头晕,入院治疗了一月有余。现在每天早晨“雷打不动”去汾河景区锻炼两个小时...
查看更多
1
345
346
347
348
349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