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4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廿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国家级非遗项目“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明焱:做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的践...
2021.09.28
人物
非遗是我国璀璨文化长河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中医药蕴含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辩证思维、系统化认知,更是一代代中医药传承者毕其一生潜心探索的结晶。 国家级非遗项目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道教宗师叶法善(616年—720年),其秘方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秘传,对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真正成体系传承是从清光绪年间的武义郎中李志尚开始的...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2021.09.27
论坛
摘要: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理念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形成国际潮流,并取得巨大成绩。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中国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
问题
开展了学术研究,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发了对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传统学科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厘清其与这些学科(特别是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对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
查看更多
二胡进校园,非遗谱新篇——江阴市“二胡进校园”活动概述
2021.09.24
专题报道
江阴是民乐之乡,以郑觐文、周少梅、刘天华、刘北茂为代表的江阴籍民乐大家,为中国民乐和二胡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1年9月,二胡艺术入选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二胡艺术,江阴在全市推动“二胡进校园”活动。目前,全市17所学校开办了48个二胡班,在班学习的学员有2300人,为继承和发扬二胡艺术,打响江阴“民乐之乡”品牌作出了巨大贡献。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
查看更多
听,新时代非遗工作者讲述他们的使命担当
2021.09.24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这些相关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引起了非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作为文化传承路上的接力者,为了“传承好老祖宗的技艺”,非遗工作者一“钻”就是几十年、一守就...
查看更多
李向振:作为文化事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外价值实现
2021.09.18
论坛
前言 2004年以来,“非遗”保护作为“现象级”文化事件,持续在国内社会文化领域产生影响。近些年,随着“非遗”保护重心由“申报-认定”阶段进入“保护-传承”阶段,许多值得反思的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有关“非遗”及“非遗”保护的价值
问题
,尤其值得深入讨论。刘铁梁教授在讨论“非遗”保护话语权
问题
时,提出“内价值”与“外价值”这对学术概念,他指出,“内价值是指民俗文化在其存在的社会与历史的时空中所发生的作用,也就是局内的民众所认可和在生活中...
查看更多
2021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成功举办
2021.09.18
地方新闻
2021年9月14日至17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21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东莞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市的国家、省、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他传承人共105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现场 开班仪式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毛凌文主持。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浙江师范大学非遗研究所所长、教授陈华文,广东省文化...
查看更多
崔乐泉:2020年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
2021.09.17
论坛
【摘要】2020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发展与研究方面继续推进。本年度,学界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包括基本理论与体系、整体保护与发展、区域性保护以及项目个案考证等方面。在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取得的成绩做出较为全面梳理的同时,学者们还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
问题
进行了讨论,而这些讨论也引发了我们对相关
问题
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传统体育...
查看更多
2021年全国第三期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网上开班
2021.09.14
要闻
2021年9月13日下午,2021年全国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第三期)在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开班。一起参加本期培训班的有湖南省、河南省、湖北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共8省的各级非遗保护管理人员及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一线人员,每个省的参训人员为80人。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为加强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基层非遗保护工作能力,促进各地间经验...
查看更多
全面小康路上 非遗有力量
2021.09.13
专题报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文化建设被列为五项指标之一,意义重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代表,非遗保护传承一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
查看更多
非遗+短视频,让传统老手艺“破圈”
2021.09.13
专题报道
河北曲周白寨镇草编技艺传承人杨振国在家中向小朋友介绍草编技艺。新华社发 你会到偏僻的小山村观看一位花甲老人编竹筐吗?你会去遥远的古镇欣赏一位姑娘在院子里染花布吗?或许不会,可当这些“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拿起手机,走进屏幕,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观看和点赞。 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传承人道安在制作双耳牡丹花瓶摆件。新华社发 互联网大潮下,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把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
查看更多
1
106
107
108
109
110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