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论坛
【摘要】文章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出发,一方面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相关规定,分析非政府组织与该《公约》管理机关之间合作关系的确立和维护;另一方面以非政府组织认证制度与非遗项目评审机制之间存在的制衡性因素、矛盾性张力和演变轨辙为基本线索,观察非政府组织与其他保护非遗行动方之间的合作、博弈与对话。通过反思十多年来在国际非遗保护领域长期处于前端位置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层面参与《公约》实施的具体作用和面临的困境...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在2021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按照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总体部署, 5月19日至21日,重庆市举办了主题为“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第十二届“文化遗产月”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 沙磁乱针绣传承人指导学生绣党章 此次活动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下,由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文化旅游委和教...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在2021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按照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总体部署, 5月19日至21日,重庆市举办了主题为“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第十二届“文化遗产月”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 沙磁乱针绣传承人指导学生绣党章 此次活动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下,由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文化旅游委和教...
查看更多
颁行十周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工作部署,5月24日,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叶青,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遗产管理处、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省艺术研究院、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等有关单位代表,非遗理论研究学者及代表性传承人代表共20余人参加本次...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工作部署,5月24日,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叶青,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遗产管理处、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省艺术研究院、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等有关单位代表,非遗理论研究学者及代表性传承人代表共20余人参加本次...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9期:2021年5月11日—25日 ▲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中医药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湖南湘西州举行 ▲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丹寨举办 ▲第五届鄂湘赣皖非遗联展在湖北武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工坊成果展”上,国家级非遗项目苗绣代表性传承人张桂英(右)正在刺绣。 一条铺着青石板的街道自南向北蜿蜒1.5公里,街道两旁极富风情的特色商铺鳞次栉比:有蜡染工作坊、茶坊,有当地各色小吃店,有古法造纸小院,有苗医馆、银饰店,还有万达影城和时尚酒吧,以及4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广场,高达26米的鼓楼是街上的标志性建筑。向东遥望,东湖的湖水泛着波光,荡漾在青山的臂膀里。这个被“诗意”包裹着的人间烟火...
查看更多
学 术
编者按: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正式颁布实施。《非遗法》明确了“一个目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强调了“两大原则”:一是保护目标上,“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二是遗产使用上,“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
查看更多
——有法可依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入新时代
专题报道
编者按: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正式颁布实施。《非遗法》明确了“一个目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强调了“两大原则”:一是保护目标上,“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二是遗产使用上,“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
查看更多
学 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之后,我国是世界上最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国家之一。 《非遗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非遗全面进入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新阶段,为我国非遗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大大提升了非遗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过去十年,是我国非遗保护高速发展、不断规范的重要机遇期,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