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专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这都为中国曲艺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依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浙江金华榉溪村、云南水沟头寨、西藏那曲兴民村……在这些偏远山村,生活着很多因交通闭塞等原因而无法更多涉足外界的人,他们以或耕种、或织布等较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为生,落后的生产技术转换出的微薄经济收入进一步阻止了他们探索外界的脚步,多年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村内经济循环状态。 近日,一则“浙江女子带两千位乡村妈妈脱贫”的新闻登上各大媒体平台的热搜,一个浙江土布纺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故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郑芬兰近20年如一日,从未停止寻访偏...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经各地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等程序,提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186项(涉及304个单位或地区)。 现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视频提供: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版权:四川省文联 ) 聚焦四川非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四川非遗100》系列短视频(第一季)将于大年初一上线,四川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2月12日至2月21日每晚23:00播出1集;四川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2月11日至2月20日每天14:00播出1集。四川非遗各新媒体平台也将每日同步更新。 在宝贵的非遗传承实践中,是固守传统,还是推陈出新?非遗传承人们在《四川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第15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年度会议于2020年12月14-19日在网上举行,本届会议审议通过了3个《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29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及中国申报的太极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此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多国联合申报遗产...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蒙古史诗是在沿丝绸之路国家、民族、部落的迁徙、交融、交战等历史过程中产生、传播、发展及变异的。《江格尔》《格斯尔》等史诗的传播范围从东边的兴安岭一直到欧洲的伏尔加河流域,几乎覆盖了整个草原丝绸之路。蒙古史诗题材内容的发展变异,与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密不可分,因而史诗也成为沿丝绸之路各个国家、民族、部落间深层精神连接的纽带。《江格尔》《格斯尔》等蒙古史诗研究,在沿丝绸之路各国学者的共同参与推进下起步并发展。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邵阳蓝印花布制作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摄影:银小雄) 邵阳蓝印花布制作的鞋子。(摄影:银小雄) 罗沙沙在进行刮浆。(摄影:刘飞) 在2018年的第124届广交会上,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员工与外商洽谈、合影。(摄影:罗沙沙) 2019年在湖南崀山举行的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上,邵阳蓝印花布服饰成为模特的展示服装。(摄影:蒋路遥...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发达的农耕文明,先进的农学思想、悠久的重农传统,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才催生了二十四节气。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雨水节气来到,全年的农业周期才算正式开始。从立春到雨水,两个节气的更替,降雪变为下雨,越冬作物开始返青,草木萌动,世界一派生机盎然。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发达的农耕文明,先进的农学思想、悠久的重农传统,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才催生了二十四节气。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雨水节气来到,全年的农业周期才算正式开始。从立春到雨水,两个节气的更替,降雪变为下雨,越冬作物开始返青,草木萌动,世界一派生机盎然。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戏曲名家现身旅游景区演绎经典桥段,游客置身山水与庭院间获得鲜活的观戏体验;一曲歌罢,余韵袅袅,不少与戏曲初逢的观众也不禁为中国戏曲古典含蓄的美而喝彩…… 近年来,戏曲演员在旅游景区打造驻场演出品牌成为梨园行吸引更多受众的新尝试。旅游景区的流量能否带火传统戏曲?传统戏曲在与旅游市场需求接轨时,该如何把握创新的尺度?面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些问题在不断考验着戏曲从业者们。 文旅融合或成戏曲保护新方式 相关部门20...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