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372)
机构
(2)
政策
(119)
资讯
(2410)
清单
(149)
资源
(140)
学术
(1406)
百科
(0)
其他
(1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昆曲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明代初年在昆山地区形成了“昆山腔”,嘉靖年间经过魏良辅等人的革新,昆山腔吸收北曲及海盐腔、弋阳腔的长处,形成委婉细腻、流丽悠长的“水磨调”风格,昆曲至此基本成型。梁辰鱼将传奇《浣纱记》以昆曲形式搬上舞台,使原来主要用于清唱的昆曲正式进入戏剧表演领域,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万历年间,昆曲从江浙一带逐渐流播到全国...
查看更多
竹马(邳州跑竹马)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邳州市 竹马也叫“跑马灯”、“活马”、“竹马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样式。它大约始于宋代,经历代民间艺人反复实践,形成固定的表演形式,多在春节、元宵节等喜庆节日的民间庙会中演出。竹马制作时一般先用竹皮或竹篾扎成骨架,再在外面糊上数层厚纸,彩绘后涂抹桐油,马脖部位系上铃铛,下面围上白布围裙,再于裙上画出奔驰状的马腿,还可在马腹两侧画出骑手的腿脚。 竹马表演形式简便,演出时舞者身着民族服饰,腰系用竹竿或竹篾扎成...
查看更多
竹马(东坝大马灯)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高淳县 竹马也叫“跑马灯”、“活马”、“竹马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样式。它大约始于宋代,经历代民间艺人反复实践,形成固定的表演形式,多在春节、元宵节等喜庆节日的民间庙会中演出。竹马制作时一般先用竹皮或竹篾扎成骨架,再在外面糊上数层厚纸,彩绘后涂抹桐油,马脖部位系上铃铛,下面围上白布围裙,再于裙上画出奔驰状的马腿,还可在马腹两侧画出骑手的腿脚。 竹马表演形式简便,演出时舞者身着民族服饰,腰系用竹竿或竹篾扎成...
查看更多
傩舞(邵武傩舞)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邵武市 傩舞是传统社会具有祭祀礼仪性质的原始舞蹈,历史悠久。据传,周代时曾有“大傩”、“乡人傩”的称谓,汉代以后逐渐成为国家正统礼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傩舞以驱瘟逐疫、祈求平安为主要目的,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表演时,舞者头戴面具,呼喊赶逐,引来众多追随围观者,场面十分热闹。傩舞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尤以长江流域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安徽和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分布最多。在西南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中...
查看更多
傩舞(祁门傩舞)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祁门县 傩舞是传统社会具有祭祀礼仪性质的原始舞蹈,历史悠久。据传,周代时曾有“大傩”、“乡人傩”的称谓,汉代以后逐渐成为国家正统礼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傩舞以驱瘟逐疫、祈求平安为主要目的,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表演时,舞者头戴面具,呼喊赶逐,引来众多追随围观者,场面十分热闹。傩舞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尤以长江流域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安徽和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分布最多。在西南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中...
查看更多
锣鼓艺术(韩城行鼓)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韩城市 锣鼓艺术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分布广泛,在河北、天津、山西、上海、河南、湖北、山西等地都有流传。虽然各地所用乐器不尽相同,但大都以锣、鼓、铙、钹等大音量打击乐器为主,节奏激越鲜明,演出场面壮观,艺术风格以气势磅礴、威武热烈见长,主要在各种民间吉庆、典礼场合演奏。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广泛流行于陕西省韩城市境内的一种民间鼓乐形式。韩城行鼓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元灭金后,蒙古骑士在韩城敲...
查看更多
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隆回县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瑶族民歌有五言、七言、曲牌体、长短句等多种句式,曲调繁复,歌调结构形式多样。这些民歌按题材可分为情歌、风俗歌、生产歌、苦歌、反抗斗争歌等。情歌又可分为引情歌、恋歌、分别歌、寄情歌、爱憎歌、自由歌、盘歌等。 花瑶呜哇山歌是花瑶人民独有的一种古老民间音乐艺术,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主要流传在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呜...
查看更多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节奏自由、情感细腻、曲调高亢、悠扬婉转、回味深长。它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类,长调民歌一般以蒙古语演唱,篇幅广、气息长、情感深,颤音运用细腻独特、曲调悠远,旋律、唱腔体现出草原民歌辽阔、粗犷的特色;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混居的半农半牧地区,多用汉语演唱,篇幅短小,节奏齐整,节拍固定,喜用叠字、歌词简单、自由灵活。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行于辽宁省西北部的阜新地区,至...
查看更多
泉州北管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市泉港区地处美丽富饶的湄洲湾南岸,邻近港澳,面对台湾,是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的交汇地带。这里既有南音、芗剧、高甲戏、木偶戏,又有莆仙戏等民间艺术形式。泉州北管正是生长在这一特殊地理环境和艺术氛围中的一朵民间音乐奇葩。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都有北管社团。清光绪初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随着海上运输船只...
查看更多
智化寺京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 北京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九年(1444),初为明英宗时期司礼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寺院,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京音乐至今已传承五百六十多年,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智化寺京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音乐风格庄重、古朴、典雅,曲体结构庞大、规范,演奏技法丰富,曲目蕴藏巨大。它在传承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不随意增删变易,注重保护继承。智化寺京音乐忠实地保存了中国传统音乐...
查看更多
1
203
204
205
206
207
4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