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1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初七   大暑 大暑
搜索
论坛
【摘要】对非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非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修订和相关法治建设中,确立保有群体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关注他们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并在保有群体和外部使用者、开发者之间建立非遗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以期更好地调动各方...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38期:2024年4月8日—21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修订并发布 ❖上海市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3月下旬,两条重磅消息在四川非遗界炸开了锅:一是政府搭桥建平台,发布机会清单,让有合作意愿的企业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建群”;一是“逗硬”(四川方言,意为动真格)退出机制,打破非遗传承人“终身制荣誉”的幻想,让非遗传承进退有序。在四川,多措并举的“非常手段”正在加速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进程。 路演替代展览,非常生动 想要寻求创新发展的非遗企业、传承人苦于找不到外部资源,想要涉足非遗领域的企业机构也难以找寻有合作意愿的非遗企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 第三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现场    那曲市奋进办供图 在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西藏那曲,不仅有绝美的草原冰川和淳朴的人文风情,还有浸润匠心的民俗技艺和古老非遗。 藏族传统编织和缝纫技艺历史悠久,其成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色彩搭配和纹样设计独特,散发着古朴而绚烂的艺术光芒。2011年,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巧夺天工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落实中央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精神,近日,湖北省正式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在整合湖北省文物工作联席会议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6个部门(单位)组成的工作机制,旨在进一步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拟订全省...
查看更多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24〕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主要应用于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利于增加项目实践频次、壮大传承队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有利于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增强企业核心...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14日,由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2024年东莞市第一期非遗培训班举行。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宋俊华和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奕贤,分别聚焦“省级非遗传承人、市级非遗项目与传承人申报解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为本土非遗专家、专干、传承人带来针对性、指导性极强的讲座。 本次受邀来莞讲课的两位老师,均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其中,宋俊华主要...
查看更多
——就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代表委员这样建议
要闻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部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就进一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更好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话题提出意见建议...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角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数量、质量都具有十分丰厚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筹建以来,关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一直在不断讨论和深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应在遗产学研究的主体结构上,面向多学科交叉属性与发展优势,明确学理基础、学科范畴、学术方向;厘清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目标,总结学科建设内涵,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人才培养要面向当前社会需求,以产出为导向,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高度...
查看更多
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以科技赋能非遗项目创新发展 当前,众多非遗项目在努力创新产品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的同时,积极探索更丰富、多元的保护方式,其中,与科技的结合为非遗插上了翅膀,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光彩,呈现全新的时代感。 以湘绣为例,在研发、生产、销售、保护、展示、宣传等环节都有与科技的融合。研发环节,与工业设计、纳米材料、轻科技相结合,刺绣指纹笔记本、蓝牙音响等产品让人耳目一新;生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