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写在太极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际
资讯
让我们记住这些历史性时刻—— 2006年,太极拳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启动; 2016年,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上,白衣翩翩的太极拳舞者在夜幕下涉水而来; 2017年,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从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点燃”,国内外600多个城市共1000多万人参与其中; 2019年,“一带一路”太极行活动从陈家...
查看更多
保护措施
2020.11.30
保护
图1 东源村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来源:瑞安发布) 图2、3 活字印刷技术印制的《孙子兵法》 图4 参加《非遗公开课:再现木活字印刷》节目录制 该遗产项目作为古老的印刷术,被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并顺应社会需求而不断实践、传承和发展。目前,主要应用于宗谱(又名家谱、族谱)的编修制作、古籍印刷,也开始应用于生产具有创新性的手工艺品和...
查看更多
资讯
古村墨香悠然,活字光影流转 2020年11月28日、29日,“中国活字印刷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履约实践十周年系列活动在瑞安举行。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印刷博物馆主办;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瑞安市人民政府承办;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瑞安市平阳坑镇人民政府共同执行。 浙江省...
查看更多
习俗文化
在浙江瑞安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是与当地浓厚的谱牒文化依存、共生的。谱牒是我国历史上因宗法制度的演变、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化传统。在浙江瑞安,人们对家族纽带关系的重视,让木活字印刷术在时代大变迁中,借助宗谱的编印得以存续下来。 图1 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宗谱(供图: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 一、谱牒文化对木活字印刷术的影响 1.谱牒文化与修谱之风的盛行 我国谱牒文化源自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源...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毫无争议地应当让冬至来承担。”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质公园二十四节气园中,跟二十四节气“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向游人介绍。 为什么要“较真”?“因为,当我们谈论保护二十四节气时...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2020年10月28日至29日,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研讨会在淮南寿县成功举办。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出席研讨会并致欢迎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规划处处长杨晓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何长风,淮南市领导许承通、胡春华、胡东辉、沈斌、陆晞、杨天标等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首先围绕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及相关知识体系进行了理论研讨。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肖克之、中国艺术研...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0月13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执行承办的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闭幕式暨“浙江好腔调”曲艺专场演出在宁波“天然舞台”举办。 当晚演出约90分钟,非遗曲艺同台争艳。宁波走书、杭州滩簧、温州鼓词、金华道情、路桥莲花等演出曲目均为省级以上非遗曲艺项目,饱含传统文化内涵...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曲艺诞生于人民之中,根植于人民生活。作为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的活动之一,曲艺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酒店(民宿)的“四进”活动,于10月11日至13日持续进行。8支参演团队、12个演出点,宁波曲艺人积极下沉,充分激活曲艺在基层的受众,扩大曲艺周的影响力和曲艺类非遗的可见度,将曲艺周办成人民的文化盛宴。  “四进”活动之进景点(供图:王强) “四进”活动之进景点(供图:王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建设有较强辐射力的驻场曲艺场所品牌,2020年10月11日上午,宁波市城隍庙民乐剧场举办全国非遗曲艺书场试点挂牌仪式暨宁波曲艺专场展演。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共同为民乐剧场授牌。 宁波曲艺专场展演环节,极具宁波本土文化特色的四明南词《玉蜻蜓·踏春》、唱新闻《徐福到象山》、宁波走书《祝枝山观灯》、宁波评话《三碗不过岗》、蛟川走书《杨家将之杨老令婆百岁挂帅》等精彩表演一一亮相,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