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25   星期四   农历八月初四   秋分 秋分
搜索
地方新闻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茶文化传承弘扬,做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后续保护工作,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部署全省开展“茶香云南 共享非遗”系列宣传活动。1月6日,茶文化专题摄影展在昆明翠湖公园开展。 茶文化专题摄影展 本次摄影展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昆明市园林...
查看更多
要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①:周正祥在茶园里查看茶树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图②:石濡菲正在采青。(摄影:本报记者 李纵) 图③:聂霖在摇青制茶。(受访者供图)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 如今,我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从业人群、茶产量及产值均居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苗族蜡染工坊,村民在画蜡画。(新华社发) 河北省丰宁县非遗布糊画就业工坊,手工艺人在制作兔年主题布糊画。(新华社发)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南省宣传展示暨第二届三亚南山非遗节展示多个非遗项目。(新华社发) 扎染技艺传承人在中国-南亚博览会上展示扎染作品。(新华社发)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近日,中国茶再次惊艳世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涉及我国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包括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白茶萎凋工艺之日晒 神人共啜 太姥传奇 神话是历史的发端,福鼎白茶史也不例外...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记者今天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1月4日,“好客山东贺年会”云端购物节与山东省非遗年货购物节同步更新上线,一天两场“黄河大集”系列活动,推介“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新年货。 1月4日,山东省非遗年货购物节暨胶东五市云上非遗购物节、非遗年货大集系列活动率先在线上开市,1月4日至1月14日每天10:00至20:00,在抖音直播账号“潍有尚品”和“云尚非遗”进行直播展销,既有章丘铁锅、烟台绒绣等生活用品,也有李村脂渣、史口烧鸡等地方特色名吃,还...
查看更多
要闻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将持续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存续状况评估、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等工作。 与此同时,2023年还将深入推进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研究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一批石窟寺、石刻文物重大保护项目,启动廊桥保护行动。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工程。加强文物督察和行政执法。制定出台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政策文件。启动中国...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在2023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的通知 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文化和旅游局,各有关单位: 春节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体系中传统节日的重要代表,也为众多非遗集中展示提供了重要文化空间。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在2023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的通知 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文化和旅游局,各有关单位: 春节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体系中传统节日的重要代表,也为众多非遗集中展示提供了重要文化空间。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展品《大吉图》(皮影)薛宏权(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明亮宽敞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大厅中,一棵高大的不锈钢“树”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艺术家刘恒甫的雕塑《中华福树》线条流畅简约,将中国传统绘画中树的造型立体化、当代化。这棵枝干互联、硕果累累的中华福树,展现着顶天立地、生生不息的精神,寓意向心向上、繁荣昌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诠释。 1月1日起,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