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是文化和旅游部自2015年起正式启动的专项工作,旨在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丰富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截至2019年度,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已组织开展了54位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在已完成的2015、2016、2017年度工作中,有6项记录成果获全国优秀建设项目奖,优秀数量居全国前列。 按照国家规定的报送验收程序,为...
查看更多
要闻
会场外景 12月16日,“中国年画·美好生活”——2021年画传承发展大会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来自全国18个年画项目保护单位代表、专家学者、年画传承人、设计师、相关院校及企业等领导与嘉宾共100余人参加大会,共同为2021年画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大会现场 “中国年画·美好生活”——2021年画系列活动是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围屋庭院深几许,三堂两横最玄机。坐落于荃湾的三栋屋博物馆,是香港一座法定古迹,除了能反映客家堂横屋的建筑特色,还记载着陈氏族群在此生活的点滴。“我们选择三栋屋作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是因为这里汇聚了香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精髓,是一个理想的非遗教育推广基地。”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伍志和说。 “三栋屋作为一个非遗项目,保留着客家的传统文化。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举行春秋二祭,正月十五点灯,结婚仪式的情景。”伍志和指出“非遗...
查看更多
要闻
12月14日至16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交流活动。活动采用交流研讨和调研考察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交流研讨现场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主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褚晓波、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园分别汇报了“非遗在社区”上海市试点工作情况;有关省市及相关试点城市代表和专家进行了交流发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作线上视频总结讲话。文化和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陈家窑”开窑现场 浙江龙泉宝溪乡溪头村位于浙闽边界,风景秀丽,古朴自然。该村拥有的保存完好的“龙窑”共7座,是近现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 此间举行第三届世界青瓷大会上,该村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陈家窑”正式开窑。100多名青瓷匠人制作的350余件龙泉青瓷,经历30余个小时的烧制后面世。 “龙窑”是“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主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前建成且尚可使用的“龙窑”被当地青瓷匠人称为“老窑...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尝山西面食、喝老陈醋饮料、看戏曲表演——近日在台北举行的“三晋文化·宝岛共赏”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演活动上,台湾观众从视觉、味觉、听觉多角度体验了山西的丰富人文风味,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认同。 这项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共同举办。除了播放山西非遗的纪录片和大陆非遗专家田青教授的精彩讲座视频之外,台北现场还展示了漆器和布艺等山西特有的手工艺品及特色小吃,特别编排了以山...
查看更多
要闻
近日,由中宣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国家文物局人事司联合举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全国基层干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线上研修班”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干部网络学院进行授课。来自全国重点县(区)从事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的74位基层管理干部及优秀业务骨干参加此次培训学习。 本期培训班是“2020年全国文艺业务骨干系列培训”7个班次的收官之班,课程设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两大板块为主题,综合运用专题...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8期:2020年11月30日—12月13日 ▲“2020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 ▲《智化寺京音乐》(复合出版物)首发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东德州推动非遗进校园 德州市文化供图 近年来山东省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完善,已从单纯的项目记录向全方位记录传承2.0时代迈进。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着力完善非遗调查记录体系。配合文化和旅游部完成非遗资源普查和专项调查,全省共普查各类非遗线索120多万条,进一步厘清相关实物、资料。率先开展了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立省内专家库、建立“学术专员、执行团队、省中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等,保证国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尽管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早已在山东济南闭幕,但展会期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依然令人振奋:济南市定向投入300万文旅惠民消费券,激发群众消费热情。徐州香包针棒产品每天销售破万元,鲁渝扶贫工坊所有货款全部投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再生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放在非遗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在促进乡村振兴、服务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上。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护传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在做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