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2 星期三 农历六月初八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61)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54)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5)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联展在京开幕
2020.12.23
要闻
12月22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联合举办的2020年北京市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联展在北京陶瓷艺术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处长魏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周培,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庞微,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温宗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非遗
处处长张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文旅助力脱贫攻坚
2020.12.23
要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23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情况,并答记者问。李群说,“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共投入了42.96亿元,为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旅游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目前,在国家级贫困县共设立
非遗
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努力把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助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脱...
查看更多
“老家河南 黄河之礼”
非遗
数字馆小程序上线仪式在河南禹州市举办
2020.12.23
地方新闻
原标题:快来动动手指吧 —— 一键神游“老家河南” 开启“黄河之礼” 12月22日,“老家河南 黄河之礼”
非遗
数字馆官方微信小程序上线仪式在禹州市神垕镇举行。小程序是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腾讯公司联合倾力打造,由文旅厅机关服务中心运营,旨在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为我省
非遗
、文创搭建数字化宣传、推广、交易平台,为文旅资源的活化利用提供更多帮助,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封、禹州、孟津、新郑、巩义、汝州、宝丰、渑池、温县等黄河...
查看更多
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
2020.12.23
要闻
原标题:孙达出席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 12月21日,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同期召开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孙达表示,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仅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发挥了独特作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
2020.12.22
要闻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关精神,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开展,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发言 于康震指出,农业农村部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十分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农耕文化的挖掘保护和转化创新,指导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
查看更多
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发布会在郑州召开
2020.12.21
地方新闻
12月18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郑州举办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发布会,重点介绍太极拳申遗和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系列活动的具体情况。 自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悉心指导,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下,焦作市联合陈式、和式、杨式、吴式、武式、李式、王其和等太极拳七大社区共同开展申报工作。太极拳的成功申遗,是河南省第一次牵头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全国传统武术类第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
查看更多
文化兴盛丨送王船列入人类
非遗
名录 跨国申遗形成厦门案例
2020.12.21
专题报道
翔安后村送王船。(提供:厦门市
非遗
中心) 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送王船”),12月17日晚正式成为我国第42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12月18日召开的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新闻通气会上提到,这是我国首次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报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探索出跨国联合申遗的厦门案例。 2011年,厦门市推动“闽台送...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
非遗
司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展“
非遗
在社区”工作交流活动
2020.12.21
要闻
12月14-16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上海市奉贤区开展“
非遗
在社区”工作交流活动。文化和旅游部
非遗
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副司长李晓松,规划处处长杨晓辉,各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及相关试点城市负责同志,奉贤区负责同志,上海市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和专家代表参加本次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交流研讨和调研考察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流研讨现场会由文化和旅游部
非遗
司副司长李晓松主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褚晓波、奉贤区人民政府...
查看更多
深藏于闽南的“送王船”,是怎样一种盛况
2020.12.18
专题报道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两个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
查看更多
让“黄河文化”奏出时代强音
2020.12.18
专题报道
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黄、渭、洛三河交汇的“三河口”处,极目远眺,九曲黄河苍茫静美。尽管已是寒冬,但10多名来自英国、法国、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参加“黄河岸边有
非遗
”活动的“网红”,依然兴高采烈地向全球粉丝直播着他们目睹的华夏奇观。 渭南市地处黄河中游,自古以来就备受母亲河的恩泽。距今约80万年前,中华人类祖先“大荔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在这里闪耀光芒;自周、秦、汉、唐两千年间,这里一直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和...
查看更多
1
410
411
412
413
414
73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