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8月7日,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来自花垣县的苗族同胞在表演都乐舞。(摄影:王天聪)7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日,来自全国8省份近2万名苗族同胞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共同欢庆苗族最盛大的活动“赶秋节”。这是去年11月“苗族赶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国内首次在立秋这天进行集中赶秋展演活动。不到7点,在距离秋场5公里外的十八洞村寨门口就已经挤满了盛装前来参加赶秋活动的男女老少,苗族姑娘们身着...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近期,云南16个州市基层非遗保护骨干齐聚昆明,就非遗保护数字化记录、影像田野调查研究等展开集中培训和实践。此举旨在提升云南基层非遗项目申报、档案建设和保护传承质量。长期以来,云南省各地非遗保护影像记录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德聪说,非遗保护记录水平较低,田野调查能力、影像记录研究能力弱等问题,一直是制约非遗保护工作的短板。为破解这一困境,今年7月开始,云南省文化厅联合云南大学,面向全省16个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负责非遗调查和影像记录的骨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张志忠烧制出的邢窑仿制品,已基本接近唐代邢瓷的艺术水平。 郭阳 摄        “在印度尼西亚发现千年沉船‘黑石号’,在船上打捞出一批中国瓷器,其中就有邢窑白釉瓷器。这说明在那个年代,邢白瓷已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在邢台学院邢窑研究所,国家级非遗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张志忠充满自豪地说。  白釉钵、白釉盘口瓶、白釉深腹碗……一件件隋唐时代邢白瓷器物,在灯光的映照下展示着千年前的历史和文化。而在另一间展室,一件件线条柔润、釉质细腻的当代白瓷作品处处显出别...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原标题:振兴手工艺 增强文化自信 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在以往的观念中,设计要么被理解为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一种美术和装饰的活动;要么被完全理解为工业产品设计,被理解为一种纯技术的活动。为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的传承与振兴,推进手工艺设计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借鉴国内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提升设计制作水平,培育一流的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港澳台办公室)指导,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了将爱好和工作合二为一,90后的李岩辞去“朝九晚五”的工作,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并通过互联网销售自己的漆器。图为李岩在给茶盘刷漆。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最能反映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最能彰显民族的气韵神采,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但是,因为市场化程度低、学习周期长,传统工艺美术从业者年龄偏大,年轻人很少问津,导致很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陷入濒危状态。如今,在一些传统手工艺领域,出现了一群优秀的90后“新匠人”。90后苏州人姚兰,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7月26日,历时10天的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活动在长沙正式发车。该活动由湖南省文化厅指导,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华晨宝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探三湘秘境,生机盎然的精神家园”为主题,邀请近200名非遗专家、文化专家、设计师和媒体人士参加。探访活动分湘南、湘北两条线,计划深入湖南省11个市州,探访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苗族民歌等40余个非遗项目。探访过程中,将由专家遴选10位湖南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7月24日上午,暑校的中外专家与学员一行30多人驱车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调研。从呼伦贝尔学院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大家便来到了恩阁乐达斡尔民俗风情园。由于草原经济的发展,达斡尔传统的民居及院落已经很少见了,多数牧民已经住进了砖瓦房,但其生活习惯与民族风俗一直被这里的牧民沿袭至今。这个民俗风情园保留了达斡尔族传统的民居及院落,是一扇展示达斡尔族传统民俗的窗口。   “清水河边有歌声、,我急急忙忙走过去,以为我爱人在歌唱,水鸟对对双双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7年7月24日上午,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实践国际研讨会暨暑校的专家和学员们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巴音塔拉民族乡,共同观摩了当地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竞技。这次竞技活动以“传承非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出席此次活动的主要领导有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敖其教授和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迪姆·罗仪德教授等。敖其教授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预祝此次传统体育竞技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比赛共分为摔跤、扳棍、颈力和夺宝四个项目...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近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主办,青海省非遗保护中心、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承办的2017年青海文化旅游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论坛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举行。    论坛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主题,与会的全国各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分别就“文化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文化生态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发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四个转变的关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充分探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有效途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东省济南市每年定期举办青少年非遗技能大赛,吸引孩子们走近传统工艺。无论是出于保护传统民俗的考虑,还是着眼于发展经济,各地对非遗保护的积极性正逐渐提高。从“非遗+旅游”“非遗+科技”到“非遗+创意”等,“融合”无疑是关键词。而做好“非遗+”文章,传承观念的更新极为重要。年轻人的“小想法”因为情怀,于寿涛在大学时喜欢上了面塑。但在深入了解学习过程中他发现,尽管人们赞叹这项技艺的精湛,其仍摆脱不了濒临失传的窘境。“保护”一词,就此在于寿涛心里扎下根来。10多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