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其他新闻
      本网讯 2016年4月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学术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著名专家学者共四十余人。   论坛围绕“工艺美术如何传承工匠精神”这个主题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工匠精神的本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哈密市西山乡塔拉提村的绣娘们正忙着刺绣    薛帅 摄影 密扇团队设计师韩雯在与哈密绣娘交流产品设计与制作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境遇微妙。我们究竟是看着它与大众生活渐行渐远,直至枯萎,还是帮助它与生活重新融合,焕发新的活力?这是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振兴传统工艺”,是本着对历史、民族负责的态度向全社会提出的期望,同时更是对非遗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下文化部正着力发挥多方面的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刺绣 颈饰 传统建筑 蜡染     在贵州传统村落调查时,有一位朋友面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凋零的境况感慨万千,每每遇到小孩子,她都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说:你们看,那些花纹多美啊,你们将来一定要好好向奶奶学习,不要把这么好的传统丢掉啊!   孩子们懵懵懂懂地听着,点点头。我很悲观地想,过不了多少年,他们便会追随哥哥姐姐的步伐,加入进城务工的人群。这些美丽的花纹,恐怕要永远停留在记忆之中了。甚至从这位朋友的劝说用词,我也能听出她的无奈:要向奶奶学习,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空心、文化断代等各类问题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发性传承趋向弱化。如何让非遗传统可持续发展,做好非遗“技艺”、文化“记忆”与现代生活的交接,是当代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不可回避的挑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新举措,它于今年1月由文化部、教育部正式启动,在2015年试点的基础上,年内将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上海大学等57所高校开设非遗研培班,可惠及2万人次非遗传承人群。非遗...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日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来自河北、贵州及本市和平区、南开区的非遗传承人、从业者等50名学员将接受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培训。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得到活态的传承与保护。   培训着眼于“强基础、增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程淑美复制的明万历金丝翼善冠。这件文物出土于上世纪50年代,是金丝镶嵌技艺的巅峰之作。程淑美的技艺比古时更精进。右图为其设计制作的普渡观音。   阳光洒进朝阳区金盏乡一栋安静的办公楼中,程淑美正在精心制作着一件花丝艺术品。戴着花镜的她已经年逾古稀,苦练技艺五十载,年少就与金丝镶嵌结缘。当大多数人都感慨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师渐少的年代,程淑美认为,其实做什么事都需要沉下心、肯吃苦,方能得真传。   苦练绝活终成大师   程淑美生在北京城,长在皇...
查看更多
资讯
传承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匠自在”乳液瓶。 传承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的“苏梨”现代新中式家具 “谭木匠”婚庆主题对梳,以原创设计挖掘情感内涵,传承木梳传统制作技艺 “谢馥春”鸭蛋粉联姻扬州漆器,中国化妆品“老字号”重返“少女时代” 结合中国元素和西方裁剪的“香云莎”服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承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匠自在”乳液瓶。 传承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的“苏梨”现代新中式家具 “谭木匠”婚庆主题对梳,以原创设计挖掘情感内涵,传承木梳传统制作技艺 “谢馥春”鸭蛋粉联姻扬州漆器,中国化妆品“老字号”重返“少女时代” 结合中国元素和西方裁剪的“香云莎”服饰,让传统香云纱染整技艺与时尚潮流竞相碰撞      传统苏州宋锦织就摩登箱包,成为了“国礼”;有着180余年历史的扬州香粉品牌联姻古老的扬州 漆器,以 时尚“妆容”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试点成果汇报展”上,精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给人们带来许多惊喜。不少观众表示,如果这些作品出现在市场上,他们会马上买回家。   本次展览展示了两期非遗研修班学员作品、结业创作指导教师作品以及非遗研习项目部分中期成果,共140套、300余件作品,反映了来自全国各地38名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研修学习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潜质。   专家评价,这些创新作品是传承人经过清华研修后的尝试,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记者30日从文化部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6年开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标准提高至2万元。这项补助主要用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不是生活补助。   自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0.8万元,2011年补助标准提高至1万元。“这次再度提高补助标准将有效解决部分传承人传习活动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对于提高传承人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传承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