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4 星期日 农历七月初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97)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91)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4)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国家级
非遗
传承人将获工作津贴
2008.11.17
其他新闻
国家级
非遗
传承人将获工作津贴 记者日前从文化部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年将获得中央财政拨发的8000元工作津贴。 目前,文化部已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28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77名。为进一步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今年开始,文化部将于单数年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双数年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考虑到四川、陕西、甘肃等地震灾区的实际困难,此次津贴发放将适当增加受灾地区国家...
查看更多
国家级二批“
非遗
”:日益红火的“十里红妆”
2008.11.13
专题报道
国家级二批“
非遗
”:日益红火的“十里红妆” 从占地仅5亩的农家小院,到如今正在规划中的总投资1.2亿元、占地65亩的十里红妆新博物馆;从个人作坊式的小打小闹到走出国门;从纯粹的收藏发展成正在兴起的文化旅游新产业……短短的几年间,“十里红妆”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不但成为宁海的一张名片,也日益成为宁波、浙江,甚至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图为开游节上的红妆器具。成为国宝 今年6月,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县的“宁海十...
查看更多
(新华调查)保持“
非遗
”原味 探索市场开发――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基地调查
2008.11.13
其他新闻
(新华调查)保持“
非遗
”原味 探索市场开发――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基地调查 新华网宁夏频道11月13日电(记者艾福梅、张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市场开发的问题一直为各界关注。如何保护“
非遗
”的传承链?如何寻找市场开发和保持“
非遗
”原味之间的平衡点? 2008年9月,宁夏首个旨在为“
非遗
”项目提供创作、展示、营销平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基地”在银川市文化城揭牌,目前已有5名“
非遗
”传承人进驻其间。 这个整合了“
非遗
”传承人...
查看更多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留住盛唐的清音雅韵
2008.11.13
专题报道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留住盛唐的清音雅韵 MTV、MP3、CD、彩铃、流行音乐榜、交响乐……在如今这个音乐几乎“武装到牙齿”的时代,如果有一天你特别想听听唐代宫廷音乐的清音雅韵,怎么办?其实根本没必要坐上“时空穿梭机”回到唐朝。曾经繁华一时的唐朝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在当下亲耳聆听那个时代的音乐并不是一种奢望,在民间,在陕西省蓝田县一些鲜为人知的村落,我们还能沿着一座座寺庙、洞穴,寻访到唐代宫廷音乐的足迹...
查看更多
国家级“
非遗
”名录:云锦收藏,冷门之中学问多
2008.11.12
专题报道
国家级“
非遗
”名录:云锦收藏,冷门之中学问多陈珊珊 孔小平 “南京云锦”因其美丽多姿,绚烂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说起它,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雍容华贵、皇家御用。昨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文带着自己的云锦藏品,来到扬子鉴宝直播室,讲述了云锦的历史和收藏现状。 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瓷器、玉石等文物近年来一直备受民间收藏者的热捧。那么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锦,在民间的收藏情况如何呢?金文介绍说,相比于其他文物,云锦的传世珍品留下来的不多,其中大...
查看更多
保护运河文化的征程没有尽头
2008.11.11
专题报道
保护运河文化的征程没有尽头 歙县砚厂的工人在刻砚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说“墨香”,但是,你知道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你曾经走近墨生产的地方吗?乍到制墨场所,你会猛地感到呛鼻的强烈酸臭。但就在那样一种刺鼻气味下,在墨黑处处、光线昏暗、设备老旧的屋子里,制墨人没有任何防护装备,常年如一日专注安详地取料、称重、捶打……10月下旬,淅沥秋雨中,记者走进位于安徽歙县县城东路19号一处败...
查看更多
运河沿岸:“
非遗
”风景只依稀可见
2008.11.11
专题报道
运河沿岸:“
非遗
”风景只依稀可见1793年11月2日,一队清兵在大运河岸边等待着马戛尔尼的船队来临。(随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画家 W 亚历山大画) 编者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话说得太绝对了,还是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跟着“BMW中国文化之旅”沿着大运河南下,考察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况,对一个久坐北京城的编辑来说,正是一个躬行的机会。 行罢回来,检视所获,难免有走马观花、雾里看花之感,但到底看到了真正的“花...
查看更多
白局唱进名城盛会 叫好声一片 南京仅剩两人在唱
2008.11.06
专题报道
白局唱进名城盛会 叫好声一片南京仅剩两人在唱 这几天机房不好做/我又被‘坐板疮"来磨/三万六千头的库缎/一天撂上它几十梭……” 一曲《机房苦》,已经被白局艺人传唱了600多年。昨天,作为第三届名城会系列活动之一,南京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在市民俗博物馆举行,而甘熙故居的梨园雅韵舞台上演了一场地地道道的南京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南京白局、南京白话、皮影戏、扇子舞、剪纸…… 老艺人的精湛功底,博得了台下观众的如潮彩声。 而63岁的黄玲玲老师,则向记者透露...
查看更多
老戏新创,吸引观众会否葬送传统?
2008.11.03
专题报道
老戏新创,吸引观众会否葬送传统? 第31届世界戏剧节26日在江苏南京落下帷幕。为期10天的戏剧节上,除了来自12个国外剧团的剧目演出之外,京剧、昆曲、越剧等中国传统戏曲集中参演,让爱看戏的人们享受了一场华丽的剧场饕餮。 然而,观众们也发现,越剧没了水袖,昆曲越来越华丽,老戏纷纷展露新颜。古老的戏曲舞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焕发新生还是为创新而创新?意在跟上时代潮流、吸引年轻观众的"创新"是否"创"对了地方?吸引外围观众又会否葬送艺术传统...
查看更多
十种民歌 天籁之音
2008.10.29
其他新闻
“
非遗
”民间音乐展演十种民歌 天籁之音曾获国家级大奖的《南乡田歌》 “乐声悠扬·民间天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音乐展演,日前在宛平剧院举行,这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的重头戏之一。 演出活动由苏浙沪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徐汇区文化局联合主办。展演突破传统,以田歌号子为引,形成舞台剧的表演形式串起长三角地区10种民歌,让观众领略到民间音乐的魅力。其中有上海的上海港码头号子、青浦田山歌、斜土杠棒号子;江苏的南乡田歌...
查看更多
1
724
725
726
727
728
74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