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带来的人物造型艺术表演“出画入戏·复活《唐宫仕女图——捣练图》”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活动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展现非遗传承实践活力,弘扬非遗时代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端午节后,全国不少地区已经开启文化和自然遗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了加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交流,由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2025年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6月5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获得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全程大力支持。 “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已连续举办13届,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相关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已连续举办15届的“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的配套活动,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文...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6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举办的八大省级重点活动和1262项各地线上线下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可尽享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共享文物非遗保护成果。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宣传展示活动时间为6月13日至7月15日,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文物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其中,启动仪式将于6月14日晚上在南通市海门区江海文化公园广场举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5日,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召开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十周年座谈会。座谈会全面回顾了记录工作十年历程,并从经验总结、问题发现、寻找突破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座谈。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强调,传承人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调查、记录、建档是我们开展非遗保护的重要措施。国...
查看更多
要闻
2025年5月29日至6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共同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工作坊”在成都市举办。 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出席开班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机关党委书记郭德刚出席开班式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教授(Prof. Shahbaz Khan)发表视频致辞。来自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现场,当观众举起手机扫码,一座“非遗塔”跃然屏上,转化为一个融合了四川传统竹编技艺与火龙灯舞元素的动态场景——这是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团队为此次非遗节定制的增强现实特效。在同期举办的“抖音非遗嘉年华”展区,科技与文化的碰撞更为直观:行业首个非遗数字人“非非”依托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技术,可以用普通话、四川方言、英语为参观者提供讲解和答疑服务;AI非遗秀场可以让观众以虚拟试穿的方式,体验融合了蜀锦、蜀绣等非遗元素的数字时装...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5年5月29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主办的“青春赋能非遗创新激活传承——新时代青年非遗保护的使命与实践”分享会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本次分享会以“青年与非遗”和“AI+非遗”为主题,分别在上午场和下午场进行,深入探讨了青年力量与非遗传承、AI技术与非遗创新的双向联动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非遗在青年赋能、科技融合维度的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出席分享会...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年龄层次优化、梯次结构合理、覆盖范围广泛、充满传承活力的保护传承队伍,依据《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当艾草的清香在街巷间氤氲,当五彩丝线系起祈福的心意,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浓情厚意早已融入岁月肌理。在广东深圳南山,一场如约而至的龙舟大赛,于粼粼碧波间掀起文化热浪。 5月31日,正值端午节,由中国龙舟协会指导,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华润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南山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联合运营的“怡寳·2025年大沙河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南山区大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非遗工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这些非遗工坊扎根乡土,将古老的非遗技艺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为当地百姓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近日,记者走进多家非遗工坊,探寻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魅力。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学员通过化水、铸毛坯、打叶出条、压大形、錾花等十多道工序,制作头饰、手镯、银碗、酒具等饰品和生活器具。在该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