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2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97)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91)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4)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70后木偶头雕刻艺人的坚守:会一直寻找传人
2017.09.21
专题报道
“喜怒哀乐一台戏,寸木窥人生百态。”一寸木偶在三寸舞台上演绎爱恨情仇。被称为“木偶之城”的泉州,不仅有精彩绝伦的木偶艺术表演,还有一些制作木偶头的手艺人。黄义罗,“木偶之父”江加走的第三代传人,国家级
非遗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传承人。他将木偶头造型由280种发展到近400种。2015年3月19日,黄义罗的匆匆离世,让传承木偶头技艺的重担落在了他的两个女儿身上。在泉州市鲤城区甲第门文创园区内,一个以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命名的“黄义罗木偶雕刻坊...
查看更多
细察潜研创新技 薄施淡染扬湘瓷
2017.09.21
专题报道
陈利(左)和申彬在泥坯上作画 贾艳 摄瓷厂工人在制作泥坯贾艳 摄成都国际
非遗
节醴陵釉下五彩瓷展区现场绘制杨忠云 摄成都国际
非遗
节釉下五彩瓷展区现场杨忠云 摄 作为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地之一,醴陵自东汉起就开始制陶,宋代主要生产青瓷,明清两代盛产青花瓷。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熊希龄以现代陶瓷工业为基础,开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以革新工艺。制陶伊始,醴陵釉下五彩瓷就确立了以典雅绘画性装饰为主的高端品质,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
查看更多
“薄施淡染”—陈扬龙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传承展将走进国博
2017.09.21
要闻
陈扬龙用“薄施淡染”技法在泥坯上作画春满人间 小菖兰 移富贵于平安碧玲珑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醴陵市政府协办的“薄施淡染”——陈扬龙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传承展将于9月22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届时将展出“薄施淡染”技法创始人陈扬龙(1941—2013)及其传承人陈利、申彬所创作的《小菖兰》《春城之恋》《万紫千红》等近百件精品力作,展览将持续至10月22日。 陈扬龙生前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醴陵釉下五彩瓷烧...
查看更多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他一直坚持手工制作芦笙,只为奏响民族之音
2017.09.20
专题报道
芦笙这一古老乐器,声音清脆,婉转动听,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光明网记者在雷山县采访期间了解到,雷山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是全国最多的县。其中,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是
非遗
的典型代表。66岁的莫厌学老人是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近些年,除了制作芦笙,老人还经常被邀请去各地进行芦笙制作工艺的交流。虽然忙碌,但老人非常开心,因为他明显感觉到这项古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被越来越重视。莫厌学同时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老人下决心要...
查看更多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因“金砖”走红,厦门这项传统技艺竟然这么美
2017.09.20
专题报道
在不久前的金砖峰会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俄罗斯总统普京拿着放大镜细细观赏木雕作品,看得相当入迷,习近平主席则亲自为普京讲解中国的
非遗
文化。 厦门漆线雕技艺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逐渐成熟,是厦门传统的手工线雕技艺。它用陈年的砖粉、大漆和熟桐油等原料调和,反复舂打、手工搓成柔软而又富有韧性的的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胚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 厦门漆线雕技艺为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代...
查看更多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惠和影雕:世界了解闽南文化的窗口
2017.09.20
专题报道
“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讲的就是福建省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惠安“影雕”技艺。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精湛,素有“中华一绝”“巧夺天工”之美称,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组织开展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福建行的第一站,记者团就来到了厦门惠和影雕传习中心,并见到了福建省级
非遗
传承人李雅华。就在不久前的金砖峰会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参观闽南...
查看更多
“走进
非遗
展示馆”系列之二:四川
非遗
馆
2017.09.20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将...
查看更多
2017年
非遗
保护国际交流合作主题论坛观察
2017.09.20
专题报道
原标题:搭建交流桥梁 携手共赢未来——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主题论坛综述各国嘉宾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倡议书上签名日前,由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主题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南非等13个国家的
非遗
官员、专家、学者共同研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发展大计,展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的美好前景。 重视立法工作 加强机构建设通过立法设定相关制度...
查看更多
专家:宣传匠人精神 应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结合起来
2017.09.19
专题报道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日前表示,中华匠人是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得最多、最好、最深化的一部分人,不论是建筑行当的瓦匠、木匠、泥水匠,还是其他领域的花匠、裱糊匠,凡是匠人针对的都是一种物质的载体,而他所具备的技艺则是非物质遗产的精华。 在日前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主办的“2017中华匠心文脉传承与
非遗
保护发展论坛”上,励小捷表示,宣传中国匠人精神,就应该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
查看更多
73岁
非遗
传承人:文化自信让民族自豪感“满格”
2017.09.19
专题报道
“
非遗
”,近些年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人们提及的高频词。不管是线下日常生活中,还是互联网上,关注
非遗
、保护
非遗
、传承
非遗
就像是一股清风,沐浴着整个社会,吹进人们的心田。“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一行近日在贵州省采访,所到之处,记者都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贵州繁荣发展的蓬勃力量。从传统音乐侗族大歌到民俗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从马尾绣到蜡染技艺,长期以来,当地人在一代代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完整地传承...
查看更多
1
823
824
825
826
827
10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