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苏工美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顺利结业
2016.11.29
交流培训活动
11月23日下午,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苏工美”)承办的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顺利结业! 苏工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雪明,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党总支书记吴昀辰、副院长钱锦华,班主任仲溪老师以及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全体学员共同出席结业典礼,结业典礼由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喻琛主持。 传统雕刻技...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人的“当代文化传承”
2016.11.30
论坛
“2001年5月18日,是中国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子,当时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第一次,可是在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应,相反稍晚四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日本歌舞伎,在日本国内是举国欢庆,当时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比较了解这方面的工作,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创了局面,到今天整整十五年的时间。”这个场面一直在中国文化部
非遗
司巡视员马盛德的脑海中。 十五年之后,去到中国的任...
查看更多
太古遗韵今犹在 君子养修世世传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大展”
2016.11.30
专题报道
故宫博物院藏伯牙鼓琴图 观众在展厅体验古琴弹奏(摄影:喻非卿) 继推出了“民族记忆 精神家园——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馆藏文献展”之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古琴艺术知识,11月22日,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太古遗韵——中国古琴文化大展”正...
查看更多
上海牙雕:突围于“濒危”与“
非遗
”之间
2016.11.30
论坛
牙雕作品《太阳神》,胡昌民创作于一九七九年,首创人物雕刻与镂空雕技法相结合 对于钟爱牙雕艺术并以其为一生事业追求的胡昌民先生来说,1989年无疑是一个重大关口。 这一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协商大会上,为拯救非洲大象,该公约缔约国通过了“禁止象牙和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销售”的联合协定,具体内容为自1990年起,杜绝象牙原料的国际进出口。中国,也是该公约缔约国之一。 这意味着,包括上海牙雕行业在内,凡是需要运用象牙的中国...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6.11.30
节气资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6.11.30
其他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第一会议厅召开。当地时间11月30日12点30分(北京时间17点30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有何用?
2016.12.01
论坛
原标题:专访|参与申请
非遗
学者:“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有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盟会议中心召开。11月30日17点35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
查看更多
非遗
时空或将触手可及——当AR、VR等成为有效手段
2016.12.02
论坛
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曾经应用于高尖端行业的电子科技项目进入到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成了他们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VR和AR两种电子科技正在悄然拉开“R+时代”的大幕。 VR和AR中的R是英文Reality(现实)的首字母,VR和AR是基于现实,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的对现实的“改变”,它们的全称是Virtual Reality和Augmented Reality,即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VR技术(虚拟现实)是仿真技术的重要发展...
查看更多
中国“第五大发明”申遗历程——“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12.05
专题报道
图为今年5月5日立夏,安徽省合肥市香樟雅苑小学学生在展示自己手绘的彩蛋(摄影:新华社记者刘军喜)11月30日下午,从埃塞俄比亚传来好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演变而来,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二十四节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为此...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管理与评价——以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
2016.12.05
论坛
山西中部地区在文化区域概念上可泛指为“大晋中”。其文化具有历史典型性、资源多样性、遗存传承性,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文化部批准在晋中、太原、吕梁三市19个县(市区)建立“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对大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但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域分散,涉及晋中、太原及吕梁三地,致使管理主体...
查看更多
1
145
146
147
148
149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