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91)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85)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4)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
非遗
文化周”活动在曼谷拉开帷幕
2017.06.06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主办,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广东省艺术品行业协会共同承办的“中国
非遗
文化周”开幕活动3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泰使馆文化参赞陈疆、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蓝素红、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副主席班迪·诗力丹荣、广东省艺术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宁一等中外嘉宾和当地民众出席开幕式。 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政府于2006年设立了“文化遗产日”,2016年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
非遗
文化周”系列活动以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泰...
查看更多
非遗
专家刘魁立:每个人都是
非遗
传承人
2017.06.07
论坛
“目前,在
非遗
这个问题上,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属于自己的才艺、绝技,如今已变成了整个民族的,甚至跟你的下一代也产生关联。”6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分享了自己对于新时期
非遗
传承的一些观点。 他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了两大概念——“志愿者行动”和“公产意识”,并指出:任何的保护都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的,每一位文化传承人都是志愿者,都将自己的“独门...
查看更多
十年,写下精彩答卷
2017.06.07
专题报道
自2007年以来,文化部先后批准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17个省区市。参照这一理念和做法,各省区市也设立了特色鲜明的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利于在
非遗
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区域探索整体性保护,这是中国在
非遗
保护领域的一大创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文化传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等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失去了特定的环境...
查看更多
全面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2017.06.07
专题报道
自2001年昆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16个年头,成为新时期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深受广大群众拥护支持、各级政府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 2005年12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要求,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2010年2月,文化部印发《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国家级文化生态...
查看更多
非遗
整体性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
2017.06.07
专题报道
为维护
非遗
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自2007年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在
非遗
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这是我国
非遗
保护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各地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才能完成。在建设过程中,各地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通过把
非遗
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有机融合等方法,不但保护了
非遗
赖以栖息的生态环境,也使
非遗
项目得到了传承发展。现将...
查看更多
恭王府
非遗
演出季迎来昆山“小昆班”进京
2017.06.07
其他新闻
“小昆班”的演员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供图2017年6月10日是中国调整后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良辰美景·恭王府
非遗
演出季”将于6月10-15日在恭王府大戏楼与国图艺术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昆曲留给世人的印象,总与“古老”二字相连。2017年是北方昆曲剧院建院六十周年,也是昆山小昆班建设三十周年。此次,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将邀请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昆曲团体在京艺术展...
查看更多
2017年辽宁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非遗
展示展演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2017.06.07
其他新闻
为了全面宣传和展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提升人们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辽宁省文化厅按照文化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将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全省各地组织开展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展示展演活动。此次活动将采取“省主会场+市县分会场”的形式,沿用同一主题、同一口号,由省文化厅统一协调部署,省
非遗
保护中心和各分会场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共同承办。通过广泛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
查看更多
以古人之规矩 开自己之生面
2017.06.08
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年初,中央决定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这些年来,“
非遗
”一直是个热词,
非遗
保护受到...
查看更多
推广生动实践经验 展示优秀保护成果——迎接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7.06.08
专题报道
“锦绣中华——201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中的苏绣精品展(摄影:卢旭)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主题:
非遗
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口号:传承
非遗
——在生活中弘扬 在实践中振兴 保护传承
非遗
展现生活智慧 活力社区 活态
非遗
再过两天,又是一年“遗产日”,与往年相比,今年有些不寻常。2016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
查看更多
广东省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传承人现场展示
非遗
魅力
2017.06.08
其他新闻
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推进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社会宣传,展示广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保护和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6月10日至11日,广东省文化厅与住房城乡建设厅将联合举办2017年广东省“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主会场设在开平市,分会场设在韶关市丹霞山,两地将举办系列文化、科普活动。据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介绍,广东省自2012年起,每年都会选一个主会场,在“文化遗产日”前后举办相关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宣传
非遗
保护,为
非遗
保护工作营造良好氛...
查看更多
1
175
176
177
178
179
10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