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91)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85)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4)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17年中国
非遗
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2017.11.16
交流培训活动
11月16日,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承办的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大学召开。文化部、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有关领导出席交流会。 文化部、教育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
非遗
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旨在为
非遗
传承提供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
非遗
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
查看更多
专访河北
非遗
保护中心主任马维彬
2017.11.16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马维彬,研究馆员,2004年起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任河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河北...
查看更多
专访河北
非遗
保护中心主任马维彬
2017.11.16
访谈
查看更多
江西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纪实
2017.11.17
专题报道
原标题:坚定文化初心,抢救宝贵遗产——江西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纪实江西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江右人民的智慧结晶,是赣鄱文化的重要承载。保护与传承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和发展江西文脉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知识的活态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薪火相传、创新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鉴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人亡艺绝、人走歌息的严峻现实,文化部“十...
查看更多
全力推进浙江
非遗
整体性保护迈入新时代——浙江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在畲乡景宁...
2017.11.17
专题报道
浙江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会场 与会代表品评畲族药膳养生宴 浙江景宁深垟村黄头山自然村广场上正在举行的
非遗
传承人收徒拜师仪式 项莉芳摄 11月9日,在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潮的日子里,青山环抱、绿水绕村的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深垟村黄山头自然村广场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盈耳,“畲药之源&nb...
查看更多
北京烤鸭:舌尖上的
非遗
2017.11.17
专题报道
方寸之间演绎指尖传奇,世事流转守护技艺人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系列专题节目《匠人匠心》第八集《北京烤鸭:舌尖上的
非遗
》。 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天下第一楼》,描写了一家北京烤鸭老字号的兴衰与传奇。 热闹的街市,繁华的商铺,北京的前门大街是80多个京城老字号的聚集地,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北京烤鸭老字号。来北京的游客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把烤鸭和长城并列起来,足以说明烤鸭的诱惑力。 2008年,北京烤鸭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
查看更多
2017年
非遗
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举行
2017.11.20
要闻
11月16日、17日, 由文化部
非遗
司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的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 本次交流会以“
非遗
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观摩教学、经验交流、学员作品展三大板块,集中呈现78所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教学成果和工作经验。 项兆伦在会上充分肯定研培工作开展两年半以来,各高校在正确保护理念指引下进行的研培实践。他表示,这次交流会呈现的研培成果...
查看更多
“工匠精神”助力东阳木雕的保护与传承
2017.11.20
专题报道
陆光正在创作 陆光正《年年有余》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陆光正,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非遗
项目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0年来,用一支笔、一把刀构建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木雕艺术世界。在日前召开的2017首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上,陆光正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潘建伟,横店文化产业奠基人徐文荣等被授予“东阳骄傲”荣誉称号。陆光正说:“这个表彰不仅是给我的,更是给东阳木雕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查看更多
“
非遗
走进现代生活”研培学员作品展惊艳亮相
2017.11.21
成果展示
11月16日上午,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大学开幕。本次交流会以“
非遗
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观摩教学、经验交流、学员作品展三大版块,集中呈现2017年度78所参与高校的教学成果和工作经验。 作为经验交流会三大板块之一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学员作品展”也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现场,18所研培计划参与高校的280余件学员作品悉数惊艳亮相...
查看更多
开启羌文化保护传承新篇章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2017.11.22
专题报道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四川是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也是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区域。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文化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毁。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2008年10月,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9年来,四川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总体规划》为科学依据和建设指南。在...
查看更多
1
205
206
207
208
209
10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