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中国版画艺术家正在印制版画(摄影:胡克非)    日前,“中国·苏州首届国际木版年画展暨传承·创新·交流——中国木版年画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我国各省区市及英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百余名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搭建研究和保护木版年画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展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弘扬木版年画背后的人文智慧。主题展览共展出年画400余幅,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主,还包括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
查看更多
论坛
    科技与艺术虽然分别属于人类理性的结晶和感性的智慧,然而它们的共通之处则在于,它们在本质上都是通过创造来影响人类和世界发展的一种“本领”,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相互发生着自觉与不自觉的种种关联。在它们分离时,会有各自更加独立和纯粹的发展,但在它们的交集处,却可能恰是人类创造奇迹的潜伏地。正如福楼拜所言:“艺术和科学总在山顶重逢。”    戏曲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历史中从来不乏收获。20世纪之初的机关布景可谓开了先河。而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普遍从广场草台...
查看更多
要闻
产自苏州市相城区陆慕的御窑金砖,自明清以来一直是皇宫建筑的专用建材。2月1日,随着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基地授牌给苏州御窑金砖厂,御窑金砖也将承担起故宫古建筑材料供应这一重任。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基地授牌苏州御窑金砖厂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副市长徐美健等出席授牌仪式。此次授牌是纪念故宫肇建六百周年并“将紫禁城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故宫方面此前曾邀请全国古建筑专家对苏州御窑金砖厂进行多次考察论证,确认其技艺传承完整有序、具有唯一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月4日是农历立春,我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春神殿——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里,一年一度的立春祭祀大典如期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这一古老的典礼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更是让村民对一边传承一边开发民俗文化充满了信心。  九华乡位于衢州市柯城区的北部山区,至今保存着一整套完整的祭祀仪式。2016年11月30日,以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论坛
    在非遗的保护传承方面,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需要原汁原味、原封不动地保护,包括传承也必须是原式原样的;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非遗必须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得以保护和传承。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的是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是有形的、实质存在的物体,看得见、摸得着,如文物、古董,对它的保护,必须不能改变,不能损坏,不能再创造。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是一种技术、艺术或制作某件物品的技巧、思路和经验。每位艺术家都有不同的审...
查看更多
论坛
飞飞针走线,上下腾飞,她手里绣制的是一片壮丽山河;    花团锦簇,绿柳成荫,她心中编织的是一幅盛世江南。    这段话说的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联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姚建萍。恰逢江苏省两会召开,新华社客户端对姚建萍老师进行了一次专访,让她带着大家领略苏绣的不凡魅力,了解非遗传承背后的家国情怀。    【从金鱼小猫到大国国礼:姚建萍带领苏绣从江南温婉小物,不断进行技艺创新、主题创新、形式创新,实现摘“花”飞“天”,承载大国...
查看更多
要闻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由光明网主办、中国移动咪咕文化协办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24日圆满结束。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现场发布了“2017中国非遗十大事件”名单。一、习近平总书记“捧场”非遗,激励传承好非遗技艺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徐州马庄村,看到村民们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徐州香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0岁的市级代表性...
查看更多
图集
“戊戍春早,三龙报喜讯。”“好啊!” “春回大地,复始万象新。”“好啊!” “迎春接福,柯城三阳泰。”“好啊!” “春神护佑,福祉惠万民。”“好啊!”…… 2018年2月4日是农历立春,我国唯一的春神殿——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里,一年一度的立春祭祀大典又如期举行。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和游客把小小的妙源村围得水泄不通,就为一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华立春活动的独特魅力。 今年的九华立春活动高...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月5日,由文化部非遗司指导,中国农博馆、中国民俗学会主办,柯城区委宣传部、柯城区教育体育局(文化局)承办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能力建设培训班在柯城区召开。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苑荣、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调研员张晓莉、柯城区委宣传部部长贵丽青、以及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有关专家学者,来自浙江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的社区组织代表等40余人参加培训。 张晓莉为此次培训致辞,她说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代表,申遗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房志达先生制作年画(摄影:华黎静)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于2009年7月复制完成的作品古版桃花坞年画代表作之一《和合致祥·一团和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为中国人辞旧迎新的节令,春节最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人的精神理想、生活愿望和审美取向。除了放爆竹、点烟花,人们还沿袭着迎祥纳福、岁岁遵循的重要习俗——贴年画。  源自民间的年画洋溢着质朴的喜气,散发着真挚的情感,是中国百姓精神天地的可视化呈现,勾勒着民间生活的“理想...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