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第4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扫描    北京 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展演     6月12日至14日在京举行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汇集了全国10个省(区、市)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基诺大鼓舞、羌笛、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山南昌果卓舞等14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涉及藏族、维吾尔族、羌族、基诺族、蒙古族、壮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苗族、侗族、回族、哈尼族、土家族13个少数民族。参演的共有160名民间艺人,其中有1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聚焦“非遗”保护:“十二木卡姆”在保护中前行 莎车民间木卡姆演出队在公园演出     位于新疆昆仑山下的莎车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神奇独特,数千年来不仅流传着水神共工、农神后稷等神话,而且诞生了十二木卡姆。这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各方的保护和发展下,如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     5月17日,一个周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铁匠阿地里?阿不都克热本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自己经营的铁铺,他穿过小区,来到附近一家公园的空地。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人,有的拿着手鼓...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回“家”的路,再难也要走 羌笛演奏(本网资料图)     第二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羌族文化生态的抢救和重建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特别关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政府的集中抢救与保护使它成为非遗保护的典型案例,成为全世界非遗保护专家关注的焦点。  灾难虽然破坏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样也是人类重新认识自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灾后5个月――200...
查看更多
论坛
海南非遗保护之路:为提灯人亮一盏灯    王妚大,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月3日,当得知这消息时,85岁的她正躺在琼中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她是我省11位传承人年龄最大的一位。当41岁的刘香兰知道自己被确立为国家级传承人时,她正在和她的姐妹在自己的黎族织锦第一村里织锦,她是11位传承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位。    今年6月,我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公布,海南省王妚大、刘香兰等5人榜上有名,至此,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有11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首都高校巡回展    荣宝斋木版水印、古籍修复、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老北京百年不衰的传统技艺吸引了高校学生驻足观赏。5日,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举办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首都高校展”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拉开帷幕。  据介绍,“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首都高校展”年内还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巡回开展。  展览形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以图片展览的形式,近千张图片展示36个北京老字号项目;荣宝斋木版水印、中国书店古籍修复等10多项老字号传统...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唤醒沉睡的民族记忆 云锦:宝蓝地加金“普天同庆”妆(本网资料图)     随着6月13日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以“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也将从6月11日起陆续拉开帷幕。除“非遗”成果展览、技艺展示、大讲堂、专场演出等常规活动外,民间传说故事会、“民间文学”(口述文学)研讨会、满族特色体育运动会以及明清时期劳动生产工具展示等也将为今年的活动增...
查看更多
论坛
访著名舞蹈家刘金吾:当下民族舞蹈危机重重    编者按: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的到来,“非遗”保护成为全国热门话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保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保护得更好?为此,半月谈记者专访了著名舞蹈家刘金吾。     “我们的根应扎得更深些!”    刘金吾,曾任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任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舞蹈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    这位73岁的漂亮老太太,对中国的民族舞蹈总是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天津举办丰富多彩活动庆祝“文化遗产日”    6月13日是“文化遗产日”,记者从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为庆祝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天津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保护的重要意义。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杨文介绍说,6月12日,天津市宝坻区将举行天津市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发布仪式,同时举办全国京东大鼓艺术节、“京东大鼓论坛”和“京东大鼓艺术研究会”揭牌仪式。     6月13日,东丽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山西省“非遗技艺大展”亮相太原    为迎接6月13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充分反映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丰硕成果,6月10日至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将在省城中国煤炭博物馆拉开帷幕。  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艺术,延续中华文脉”。展览将以图片展示为主,实物载体展示为辅,一些手工艺项目还将进行现场演示。稷山县高台花鼓、山西老陈醋传统酿造技艺、上党堆锦、黎侯虎、澄泥砚制作技艺、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请你赴一场盛宴    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与往年不同,今年国家文物局建立文化遗产日活动主场城市申办机制后,杭州成为第一届主场城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省文化厅也将第一次主办“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因此,本周末,杭州将围绕“文化遗产日”展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13日上午,“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杭州钱江新城市民广场开幕,将有来自贵州苗族的《锦鸡舞》、安徽的《颖上花鼓灯》、陕西的《陕北大秧歌》,以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