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赵本山要丢“二人转”传承人资格?     编者按 “新华网辽宁频道6月17日消息(记者魏运亨)尽管赵本山是东北二人转的国家级传承人之一,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指出:眼下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节目不是传统的二人转。如果赵本山传承的就是这样的二人转,将有可能被‘摘牌",被取消传承人的资格。”    一石激起千层浪。乌教授一言,引来各界众多议论和社会关注。为此,本网特做媒体报道和各种观点选摘。 民俗学家乌丙安:赵本山徒弟现在演出的不...
查看更多
论坛
  转变理念正当时 ――有关文化理念的再思考 刘锡诚   [摘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上下下都面临着转变理念的问题。过往我们固守的文化理念过于狭窄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中的许多项目,过去都不在文化工作的视野之内。地方上出现的重申报、轻保护、形象工程、开发性保护等弊端,盖源自偏狭的文化理念。重表演艺术、轻民间知识等倾向依然存在。传统的手工技艺已得到初步重视,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保护好、利用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大网讯 2009年6月21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接受中国人大网的采访。   中国人大网: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周和平: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传承的人与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但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最应该保护的是什么,应该明确。各级政府组织专家学者搞田野调查写材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重视、拨给资金,这些很重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了什么更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知道,所有的艺术都需要艺术家有贯通的艺术创作精神,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因素是其独特性。对于民间艺术,就是要看表演者对自己文化的认识程度和他们对自己所承传的艺术的感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客家木偶戏:百年木偶 “非遗”之花     连城提线木偶戏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该县赖源乡人徐象球在乡里创办的“老福星堂”提线木偶戏班,由于不断吸收连城当地方言和连城民间艺术精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戏艺术――连城客家木偶戏。     1930年,徐象球的继子、传人徐传华创办了“汀连老福星木偶班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现代戏《打武昌》剧目轰动漳州城;1952年,组建了“连城姑田木偶剧社”;1954年,演出传统创作剧目《大名...
查看更多
论坛
保护“非遗”  仅有政府是不够的                        ――从香云纱之争看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香云纱”之争始末    2006年,深圳市香云莎服饰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颁发的“香云纱”原产地地理标志,争论由此产生。    2008年6月,顺德香云纱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12日,顺德伦教成艺晒莨厂梁珠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云纱染整技艺”传承人。    2009年6月13日,深圳市香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记录我们共有的遗产                      ――佳能(中国)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在行动    汽车平稳的飞驶在刚刚竣工的都汶高速公路上,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后,这条重新修建起的被称为通往汶川最重要、最快捷的一条生命通道在无数人不懈的努力下奇迹般的提前贯通,创造了中国高速公路史的又一个神话。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汶川县城30公里的一个村庄。从汶川沿317国道往西,一条沿悬崖开凿的土路羊肠般陡然往北,横跨杂谷脑河,这条崎岖颠簸的道路...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龙泉青瓷与世界“非遗”       浙江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南宋达到鼎盛。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主要有“哥窑”和“弟窑”两大类。“哥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一,釉裂成纹,古朴典雅。“弟窑”釉色葱翠,润如美玉。正如朱伯谦先生所说:“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瓷器的始祖,而浙江的龙泉窑则是中国青瓷史,也是中国陶瓷史的一个名窑,无论就烧制历史,窑系规模产品数量,还是外贸之广泛,对外域之影响,除了比它兴起更晚的景德镇外,还没有哪个窑系,堪与之匹敌。”如今...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肥东洋蛇灯玩成了“国家级”      一个相传数百年的美丽传说,让一个极具民俗特色的民间传统活动在一座不起眼的小村落里一代代传承下来。2008年,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的洋蛇灯(如上图)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5月,大邵村的村民邵传富又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邵传富表示一定要让有几百年历史的洋蛇灯继续传承下去。    说起前不久获得的这一殊荣,邵传富依然很激动,他觉得这个荣誉不属于他本人,而属于整个大邵村。玩洋蛇灯的民俗在邵氏家族中代...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南京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7月7日上午,“我是小小传承人”夏令营活动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拉开帷幕,数十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将开设“非遗课堂”,手把手地教小学生们学习剪纸、泥塑、彩绘葫芦等民间绝活。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活化石”正从“深闺”走进社会的每个角落,而学校课堂已经成为非遗传承的“主阵地”之一。    去年年初,南京十三中锁金村分校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白局演出”。徐春华、周慧琴和黄玲玲等白局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