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浅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标准问题的反思陈宗花    论文摘要: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评价标准问题存在着严重偏差,这种偏差在原生态民歌比赛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原生态唱法存在的评价误区,折射出了长期以来居于主流地位的音乐评价标准存在着严重问题,这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只有对评价标准问题及时地予以纠正,打破一元制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艺术评价机制,才能真正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多元的艺术评价机制相伴随的,应是多元的生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烟花起兮木偶飞舞――药发木偶,源自宋代的烟花技艺药发木偶燃放情景 周尔禄和他的木偶   因为药发木偶的制作涉及火药,他的作坊曾经是公安机关的打击对象;  因为药发木偶的传承濒临断裂,这种民间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他的手艺成了“国宝”,身处泰顺山沟沟的他,也成了媒体的焦点;  2006年,泰顺县的药发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6月14日,该县大安乡的周尔禄先生,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论坛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吉林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述要满族说部时使用的乐器鼓 资料图片通榆木版年画 资料图片    今年的我国第四个遗产日期间,吉林省举办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论坛。来自吉林省高等院校、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和文化遗产抢救普查保护第一线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吉林和全国目前“非遗”保护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了梳理性总结和论述。来自吉林省内各民族的专家学者和部分“非遗”传承人普遍看好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前景,但他们也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寻迹历史 问道非遗:记2009文化之旅   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本报记者跟随由BMW(宝马)集团和中国非遗中心主办的2009文化之旅,历经9天,2200多公里的行程,探访了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的部分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本期特选取了其中4个点,并采访4位文化之旅成员,望能将途中所见所感以飨读者。  ――编者     满墙年画到绵竹                                      绵竹年画   地震后,知道绵竹年画的人越来越多...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云锦 金陵刻经双双圆梦“世遗”   在南京文交会上,编织机现场编织南京云锦 快报记者 泱波 摄     国庆60周年前夕传来喜讯  一起入选的,还有雕版印刷等20个中国非遗项目  9月30日傍晚6:50 ,60岁的王宝林接到一个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打来的电话:南京云锦申遗成功了!短短一句话,让王宝林喜极而泣!  从2002年开始,南京云锦就走上申报“世遗”之路,但连报三次,申报了八年,都与“世遗”擦肩而过。昨天,喜讯传到南京,关心云锦申遗的很多专家都哭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黎锦技艺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披露的一条英文消息,今(2日)晚让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欣喜若狂: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政府间委员会常规会议正式批准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黎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终获成功。     此次会议,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了12项申请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3个...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两节相逢催生新节日文化   今年国庆、中秋“两节相逢”不仅让人们享受了最长的一个黄金周,而且带来分外热烈的节日气氛。中秋节前,专门研究节日文化的民俗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说,在未来几年,国庆、中秋“两节相逢”的情况将多次出现。如2012年,中秋节是公历的9月30日,与国庆节前后相连;2017年,中秋节是10月4日,几乎和今年一样;而2020年,中秋节与国庆将在同一天!两节同庆将使节日文化更加丰富。  长期以来,除了春节的地位无法撼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深圳扎根开花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彭炜(右三)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调研。“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代表性传承人”陈汴生(左一)为外籍患者诊疗。 由“郭春园中医发展基金”资助的中医骨伤科学生为郭春园铜像献花。    主要由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传承的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是深圳文化工作者从全市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发掘整理出的珍贵项目。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柳长华见证了“平乐郭氏正骨”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日前,汪清县朝鲜族农乐舞等22个中国项目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东北三省惟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此次我国惟一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舞蹈类项目。 汪清县已经在幼儿园、中小学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培训基地,还在我国朝鲜族农乐舞之乡汪清县百草沟镇建立了传习所,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使其发扬光大。 朝鲜族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