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4   星期五   农历六月初十    
搜索
保护实践总结
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之称。2008年,蚕丝织造技艺(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余杭区国家级非遗项目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余杭区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认真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促进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项目的传承实践持续发展并充满活力...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杭罗是丝绸品种之一罗里面的地方性名品。杭罗原产杭州,由纯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绸面具有等距规律的直条形或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刚柔滑爽。2006年,蚕丝织造技艺(杭罗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蚕丝织造技艺(杭罗织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子项目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江干区与保护单位福兴丝绸有限公司通力合作,积极努力做好杭罗织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使得这...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2008年,蚕丝织造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蚕丝织造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当地政府非常重视该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利用。陆续投入650万元用于保护、发展、开发、创新传统文化产品双林绫绢。着重就做好保护、发展、开发、创新传统文化产品双林绫绢,培养新一代双林绫绢传统手工技艺艺人,开设...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扫蚕花地”是一种以歌舞表演为主要特征的蚕桑习俗之一。2008年,蚕桑习俗(扫蚕花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重要子项目之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调查研究,整理抢救,宣传传播情况 (一)抢救纪录,建数据库。包括2011年纪录钟管东舍墩村传统养蚕生产技艺,2013年德清电视台这方水土这方人栏目传承人娄金连纪录片,2016年录制扫蚕花地影像入展德清城...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2000年,静乐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14年,静乐剪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项目始于汉代流传至今,风格独特,是真正扎根于民间的平面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也是历史的见证,在传承中体现出较强生命力。在剪纸项目的保护传承中,静乐县文化馆非遗中心经过积极挖掘、搜集、整理和讨论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剪纸项目保护和传承的可行性路径。 一是代代师徒相传,人才培养不歇力。静乐县省级传承人辛翠平代代师徒...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中阳剪纸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中阳剪纸始终坚持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的宗旨,通过多种手段开展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在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及全体中阳剪纸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坚实的保障 中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中阳剪纸保护传承的有力保障。中阳剪纸...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丰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出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美术类项目丰宁满族剪纸知名度较高。丰宁满族剪纸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倾力支持下,丰宁满族自治县依托境内剪纸资源独特丰富、分布广泛、群众基础...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2009年,南京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高度评价南京剪纸:“旧说春风似金剪,今看金剪运东风,百花齐放翻新样,万紫千红庆大同。”2019年12月8日,南京剪纸申遗成功十周年宣传活动隆重举行。活动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指导,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等单位主办。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总经理沙保齐致欢迎辞,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裘小洵...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匠心传承 砥砺奋进’南京剪纸申遗成功10周年剪刻纸作品邀请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出。据悉,该展览由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承办,将展出至12月15日。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剪纸” 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剪纸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手工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南京剪纸”起源于明代初年,在长期...
查看更多
保护实践总结
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在宣传展示方面卯足劲,更是在基地建设与文旅融合方面大步向前。 一、保护实践 (一)完善传承体系,保障文化传承有序 截至目前,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去世1名),省级9名,丽水市级33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