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91)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85)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4)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20海南自贸港大国
非遗
工匠艺术珍品展开幕
2020.12.28
地方新闻
12月27日,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体育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0海南自贸港大国
非遗
工匠艺术珍品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大会”在海南省博物馆拉开帷幕。活动通过现场珍品展示、互动交流等多样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推动海南文化产业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据悉,为期5天的展览围绕大国
非遗
工匠艺术珍品展和技艺传承展两大展区进行布展。珍品展涵盖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
查看更多
跨国联合申遗:“送王船”的另一看点
2020.12.28
专题报道
2020年4月1日,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提交了编号为“01608”的申遗文本。12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送王船/王船/王舡仪式和维护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相关做法一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归属不同的行业领域。但是,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审视文化价值,成为共同的发展趋势。 以“送王船”为标志,这种趋势开始清晰起来。 1987年,中国第一批文化、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
非遗
的馆舍化
2020.12.28
——以表演艺术类为例
论坛
摘要:近20年来,作为
非遗
的重要类别,表演艺术类
非遗
因为其多样性与跨学科性,一直都有着丰富的研究样态。但是,这些研究多数还是在“原/本真性”与“活态传承”这两种规矩的范式下展开的。大量出谋划策的理论构想与保护实际同样脱节。在实质上,本真性、原生态论的持有者,以温和的保守主义和频频回望的复古主义为毂,将
非遗
视为亘古不变的、静态的,定格为经国大业的擎天柱,而将之博物馆化、标准化,并需要高级别安保,终止沦为小众把持的博物馆、展览馆、演艺馆等“馆舍”之产业...
查看更多
搭乘“‘春雨工程’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见证中国扶贫路上的奋斗故事与国家温度
2020.12.28
专题报道
原标题:70天、7省区、8场大型直播,搭乘“‘春雨工程’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见证中国扶贫路上的奋斗故事与国家温度 “11月17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了!”在12月5日举办的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文化馆音乐干部阿铁说日作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央视频号·文化志愿者专列”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的文旅志愿者代表,激动地感谢党和政府,以及那些为脱贫事业...
查看更多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2020.12.28
专题报道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以中国浙江龙泉一带的瓷土、紫金土、石灰石和石英等为原料,以手工拉坯成型技术、家传配料方法,用窑炉高温(1310℃左右)烧制青瓷的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技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制作与技能性主要表现在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唯一入选“
非遗
”的陶瓷类项目。 一、历史渊源...
查看更多
1分钟知
非遗
事丨
非遗
半月报第59期
2020.12.29
要闻
“
非遗
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
非遗
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
非遗
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9期:2020年12月14日—27日 ▲“太极拳”“送王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相关情况 ▲ 全国“
非遗
在社区”工作交流活动上海举行...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0.12.29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情况。 直播时间:2020年12月28日 15:00 - 17:00 直播嘉宾: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张旭霞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侯振刚...
查看更多
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路径
2020.12.29
论坛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化快速发展,城市化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相对固定于某一个地方或民族的状况一去不复返。经“遗产化”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源于地方而超越地方,一跃成为一种流动的公共文化资源,不仅作为文化地方主义的源泉,更以民族国家文化遗产的身份,促进世界多元共生文化生态的建构。公共民俗学长期致力于社区传统民俗文化公共实践,坚守民间立场,在对文化遗产的记录、教育、评估、展演与开发等一系列环节中,具有一套实用技术与丰富经验,并以其公开的自反性批评传...
查看更多
2020粤港澳粤剧保护成果总结大会在广州举行
2020.12.29
地方新闻
原标题:未来十年,粤剧保护如何做?粤港澳三地齐献策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大力支持下,“2020粤港澳粤剧保护成果总结大会”于12月27日在广州举行。大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承办,广东粤剧院、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协办。 来自政府、粤剧保护单位、演出单位、粤剧文化生态保护区、私伙局等代表,粤剧代表性传承人、港澳粤剧名人等出席活动,共同总结过去十年粤剧非...
查看更多
融媒+赋能创新传承 广东
非遗
“后浪”活力绽放
2020.12.29
“非遗新造物”2020年度展览在289艺术园区开幕
地方新闻
潘柏林牛年生肖新作《闲情乐》 南北
非遗
“对话”传统工艺工作站交流展区 传承古意,绽放新枝。近年来,广东抓住数字文化崛起良好时机,加强智慧融媒赋能,不断推动
非遗
传承保护工作向前迈进。 2020年12月28日,“活力绽放——
非遗
新造物2020年度展览”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
非遗
艺术馆开幕。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1
501
502
503
504
505
10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