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论》李荣启  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学术著作。全书内容分为三编,第一编是从基础理论层面和宏观的视角,探究和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性质与价值、保护意义与科学保护、保护理念与原则、传承机制建设与法律保护等重要理论问题,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做了具体分析。第二编系统深入地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种保护方式,即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1月20日正式启动上线。 此次“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以线上形式开展,支持各地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对各地符合条件的民俗活动和非遗项目进行全过程拍摄记录,在快手、抖音、微博、酷狗等网络平台发布,互动交流。 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如龙舞、狮舞、年画、剪纸、抬阁、灯会、庙会等。每年春节、元宵节也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1月20日正式启动上线。 此次“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以线上形式开展,支持各地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对各地符合条件的民俗活动和非遗项目进行全过程拍摄记录,在快手、抖音、微博、酷狗等网络平台发布,互动交流。 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如龙舞、狮舞、年画、剪纸、抬阁、灯会、庙会等。每年春节、元宵节也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活动介绍 春节、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届时,登陆快手、抖音、微博、酷狗等网络平台,就可参与“网络过大年”活动。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的苗...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活动介绍 春节、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届时,登陆快手、抖音、微博、酷狗等网络平台,就可参与“网络过大年”活动。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的苗...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牛年大集”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的“非遗牛年大集”活动1月24日启动。活动以“寻得年味,解得乡愁”为主题,即日起至2月26日,消费者可以畅享“看非遗直播、购非遗好物、品非遗美食、赏非遗绝技”的线上大年集。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王晓峰表示,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受疫情影响,很多人都积极响应“非必要不返乡...
查看更多
——2021年元旦民族文化景观一瞥
论坛
青海果洛州的《格萨尔》马背藏戏演出。 仁增卓玛供图 2021年元旦,各地在切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迎来了新年丰富的文化市场。元旦前后,除了电影票房、假期旅游的有序复苏,惹人眼球的还有一系列民族文化景观。青海本土电影《格萨尔藏戏》在文艺片爱好者的口耳相传中又火了一把,它在刚结束的第五届金童象儿童电影周中斩获佳奖;来自阿拉善地区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在网络平台上成为众多“国风少年”追逐的爆款,一幅幅精美的唐卡展示着中华优秀...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1期:2021年1月11日—24日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启动 ▲ 非遗助力“三下乡”——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福建龙岩举办 ▲“非遗牛年大集”活动启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回顾“十三五”走过的5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追赶超越,紧扣“五个扎实”,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助力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取得丰硕成果,旅游业保持稳步发展,产品供给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成效显著。 ▲ 安康阅读吧兴安门分馆 ▲华山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观念深入人心,非遗重返现代生活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非遗传承人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竭力跟上创新的步伐;不少企业看好非遗前景,用文创的方式将资源盘活,寄望于获得市场也获得利润。如果说非遗是曾经辉煌过的产业,那么,要真正实现重返现代生活的愿望,将先辈们精心创造的智慧结晶一代一代继续传承下去,就必须创新运用场景、创造使用需求。 就以年画为例。曾经的四大年画产地,哪一家有名的商号每到年底腊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