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追求幸福、祈求平安,而按照自己的心愿创造并传承了各自地域的乡风民俗,跟随风俗民情的历史延沿,伴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及其艺术品。近日,作为“‘齐鲁古风地 最忆是潍坊’中国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配套活动“潍坊非遗文化专题讲座”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范新建作“潍坊非遗,薪火相传”的潍坊非遗文化专题讲座。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范新建作潍坊非遗文化讲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8日, 第三届三亚南山非遗节闭幕。非遗节旨在推动“非遗+文化交流”“非遗+智慧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研学”“非遗+演艺”等业态融合,打造海南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非遗生活方式体验平台。 闭幕式上的节目表演 闭幕式,主办方组织了文艺演出,包含儋州山歌《党恩深情永不忘》、陵水非遗节目《鼻箫舞韵》等。 本届非遗节举办了海南省非遗保护成果展、非遗生活市集、尼泊尔手工艺展、重庆大足石雕展、海南非遗主题...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7日至18日,广州市增城区举办全国百项非遗进增城活动,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增城荔枝果园、商圈、社区、景区,开展非遗展示体验活动,与市民游客“零距离”接触。 破圈:非遗走进荔枝园,赋能乡村振兴 多个非遗项目走进增城特色——荔枝果园,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游玩体验。荔枝树下,红釉彩瓷“满堂红”、陶瓷微书为乡村丰收图景注入古韵绵绵的意味;另一片果园里,民间艺术家用竹乐器吹出旋律,游客撑起油纸伞、试穿苗族服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八桂大地,不同规模的龙舟赛轮番上演,展现水上的速度与激情: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举办的东盟城市龙舟邀请赛,吸引了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3个国家和我国近30支龙舟队伍赛龙舟、叙友谊;6月22日开赛的2023年南宁龙舟公开赛,将有广东、广西等地的36支队伍共700多名运动员龙腾邕江,还将进行龙舟巡游、祭龙下水、龙舟点睛等民俗表演;防城港市“文旅杯”海上龙舟赛将再现北部湾海域百舸争流的热闹景象…… 不只是广西,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各地文化和旅游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大运河天津段沿线示意图 “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天津大运河由南运河段和北运河段组成,在三岔河口与海河相连通,流经静海区、西青区、南开区、红桥区、河北区、北辰区和武清区,纵贯天津西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带来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及独特的天津文化与民俗,也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众多非遗瑰宝。如今,大运河的部分传统功能已逐步退化,但见证了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与文化演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在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天津被称作“大运河载来的城市”,195.5公里长的运河沿线孕育催生了津味儿十足的民俗文化和韵味独特的“活态遗产”。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项     妈祖信仰和太极拳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6项     国家级 153项    市级 289项    区级 从去年10月开始,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了大运河天津段沿线区域非遗项目调研。调研组重...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25日,山东省文化馆将举办“茶悦四季·一盏山水 山东省茶文化展”,本次展览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氏是中国第一位发现茶的饮用功能的始祖,而西周鲁国周公则使茶得以闻名于世。山东茶文化发展源远流长,深受儒家文化与泰山文化的双重影响,喝茶品茶盛行,形成了独...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0日,“运河古韵·漆光溢彩”山东省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德州窑红绿彩瓷·德州漆画艺术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 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陶瓷与漆器大国,有着悠久的陶瓷史和漆器史,向世界贡献了精湛的陶瓷、漆器技艺与审美范式,诞生了众多著名的窑口与漆艺工坊,是陶瓷漆器艺术的传统典范。 德州是红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孩子们在学习省级非遗“海安花鼓”。(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贵州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侗族群众在田园中演唱侗族大歌(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文...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